免费“爱心早餐”持续3年 捂在手心里的温暖 |
发布日期:2014-01-28 |
凌晨的列车,开往安徽、河南、四川等地。火车站南广场,新市民在夜色里踏上归途。 一包红枣牛奶、一小袋豆腐干、一个鸡蛋……冒着热气的早餐,捂在手里,给行色匆匆的新市民些微暖意。26日凌晨两点半,钟楼区一产联盟举办的“爱心早餐”活动出现在火车站南广场候车大厅门前,向新市民发放早餐。“爱心早餐”公益行动现已持续三年。 拍照带给老乡看,明年让他们一起来常打工 凌晨2点多,火车站南广场上已有许多赶车的农民工兄弟了。牛奶、豆腐干、鸡蛋、小蛋糕……看着领到的8样小早点,许多农民工都掏出手机来,拍下了这温暖一幕。 “头一年出来打工就碰到了这样的好事,明年还会再来!”老家是安徽蚌埠的老周,在常州已经打工一年了。“火车票太难买了,1点多钟才买到的火车票,4点18分就要发车了。晚饭还没吃哪!”老周手里只有一部旧得不能再旧的二手手机,带着简易的拍照功能,虽然拍出来的照片像素不高,却一直很起劲地拍着。“记者同志,来看看我拍的照片咋样,我要带回去给老乡看,他们说不定会跟着我一起来常州的!” 老家在河南郑州的小马也领到了热腾腾的早餐,他大学毕业后应聘到常州来做程序员,“我是早晨5点的火车,在火车站等了一宿,工作半年,过年头一次回家,也是头一次遇到这样的好事,我明年还会来常州!” 第一年遭遇冷场半小时,第三年半小时就发光 一包红枣牛奶、一小袋豆腐干、一个鸡蛋……都被装进了精致的口袋里。今年的爱心早餐虽然在种类和数量上没有变化,但是比往年做得精致多了,半小时内,爱心早餐便被发放一空。 “变化很大,感触也很多,第一年,冷场半小时;第二年,井然有序;今年,半小时发放完毕。我们的爱心不再被怀疑。”钟楼区副区长冯素俊说,“我们接受了农民工兄弟对我们诚信的考验!” 就在前年,本报记者第一次参加“爱心早餐”活动时,一些农民工还有些犹豫,不敢上前去拿免费早餐,记得当初有几个农民工兄弟问的最多的一句话:“真的有这样的好事吗,真的不要钱吗?” “看着火车站南广场上和候车室里的农民工,行囊上多了几包爱心早餐,我感觉到满足!”钟楼区一产联盟会长盛国兴说,他们在常州辛苦了一年了,年末回家,应当给他们留下一个温暖的印象。 三年了,爱心早餐志愿者队伍也在不断扩大 三年来,钟楼区的11个企业主都在努力积极推动“爱心早餐”活动办下去,爱心早餐志愿者队伍也已经翻了一番。第一年有50多个人参与志愿服务,而今年有100多人参与到这次活动中,他们当中有企业主、有主动报名参加的学生,还有火车站现场的乘务人员和武警战士。 常州外国语学校七(9)班班主任吴娟老师说,前两天,他们才通过一个家长听说了这个活动,赶忙联系,没想到全班有30个多个同学想来参与。 昨天是火车站春节前志愿服务最后一天,常州外国语学校七(9)班的19名学生,还有4名家长,还在帮旅客指路搬行李。“你好,请问火车站附近哪里有邮局?”面对旅客的问题,首次来火车站南广场售票厅做志愿服务的小志愿者胡泽慧犯了难。幸好,小胡的妈妈也在现场,告诉乘客,火车站南广场出口处南侧就是。“不到现场不知道,有些问题我都答不上来,只好再和孩子一起帮乘客打听。”贡浩宇的妈妈王蕴华说,问题五花八门,还有问公交车、卫生间、车次、退票等问题的。 生产“常金”牌香米的企业主徐亚红说,他们没办法把大米搬到爱心早餐中来,但是作为一产联盟的一员,他们也一直积极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能出钱就出钱,能出力就出力,让农民工兄弟真正感受到我们的诚心。” |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