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网络文明传播 >> 内容
怎能在别人的苦难面前转过脸去
发布日期:2015-06-16   来源:文明网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前些日子,在火车站候车,一个身高只到我腰的小女孩,手拿纸板,挨个走到旅客面前,打着手语,想讨些钱。我见过很多次这样的“爱心乞讨”,但这么幼小的孩子出来要,还是第一次遇到。女孩走到我面前,我摇了摇手,她也没纠缠我,去找别的人。我注意到,她走到一个妇女面前,唰一下跪下来,伸手要钱,没给,换人,继续跪。我就这么看着她,一次次被拒绝,一次次被无视。

  随后的时间里,我的视线就像被锁定在了女孩的身上,无法挣脱。没有人理会,更没有人施舍,可她依旧镇定自若,看不出半点悲伤,但此时我早已心如刀割。可我又能做什么呢?我找到车站工作人员,说明情况,工作人员自言自语道,又来了。女孩一看到工作人员,立马就站起来,尴尬地笑着,自顾自离开。工作人员跟在她后面,两人迅速而又默契地消失在了人流之中。

  回到办公室,有同事跟我说,你这么做,不仅让她要不到钱,可能回去还要挨顿打;也有人说,一次两次驱赶能带来什么改变?什么也没有。是的,我很羞愧,也很无助,什么也改变不了,甚至是多此一举。但我做不到,在别人的苦难面前转过脸去。我知道,这些孩子应该获得更有尊严的生活。

  2012年11月,贵州毕节,5个孩子在垃圾箱内停止了呼吸。2015年6月,同样的地方,4个孩子喝农药自杀。

  似曾相识的死亡,背后是永无止境的绝望。留守儿童的话题,因为又一起震惊全国的悲剧,被提上了议程。妇联那个6100万的数字,早在几年前我就查阅并引用,可到现在,并且知道将来,这6100多万孩子身上,还会有悲剧上演。

  谁都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场经济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工作机会,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使本就发展落后的农村更加贫瘠。父母出去了,孩子能不能也带着?抛开抚养成本不谈,早几年之前,户籍制度成了制约农村娃进城的拦路虎。而去年户籍制度改革意见下发,但情况并没有因此好转,农村孩子依旧面临入学难、上户难的问题,只要踏进城市,什么都难。因此,农村的孩子们仍然在孤独地守望,守望空空如也的房子,守望无人相伴的命运。

  可好像谁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愤怒的人们对孩子父母口诛笔伐:生而不养,不闻不问,如同遗弃,更别提那些寄托在血缘关系上的陪伴与关怀的缺位,让留守的一代俨然成为被抛弃的一代,让性侵、暴力、溺水、火灾频频发生在孩子身上。

  但责任并不光只在父母身上。据新华社报道,2012年那起事件发生之后,毕节市市委市政府表态,设立留守儿童关爱基金,用于保障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对留守儿童信息建立台账、建立档案,组织全市干部职工、教师、志愿者、爱心人士进村入户,解决好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问题。可当地村民却说,村里至今并没有留守儿童档案,也没有相关财政专项基金。

  该免职的免职了,但留守问题依旧严峻。政府关爱孩子,这本应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政治动作,塑造的是亲民负责的政府公信,但没人愿意做,都偷偷背过身去,只因那些不是自己的孩子。歌德说过,我们对待孩子应该像上帝对待我们一样,我们祈求上帝能给我们最大的庇护,同样,我们要给孩子最大的幸福。

  这个世界会依据一个国家如何对待儿童,而对它作出评判。一个孩子不幸的童年,会跟随他的一生,影响着他的家族,他的村庄,他的国家;而我们的体制,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政策,是否能还给孩子一个正常的童年?国家对于众多制度的缺位与漏洞,也许就像我面对那个四处下跪的女孩,心痛却又无力。但至少做点什么吧,怎能在别人的苦难面前转过脸去?(桃园公子)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文明热线:0519-85680855 技术支持:常州风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