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诚信建设 >> 内容
与债主失联18年 信义女儿为父还清25年前债务
发布日期:2019-10-22   来源:常州日报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如果你不收下这笔钱,我们就跪在这里……”10月19日,20多岁的溧阳姑娘陈洁瑶和姑姑陈秀凤等一行人来到武进区雪堰镇漕桥的一家玻璃店,将5500元钱硬塞给店主陆再如。在陆再如坚持不收的情况下,她们流着泪说出了这句话。这笔钱,是25年前陆再如借给陈洁瑶父亲陈贵松的。这里面,有一段溧阳、宜兴两个家庭互助的温馨故事。
  陆再如的父亲陆允中,新中国成立前是宜兴和桥小学校长。抗日战争期间为避战乱,陆允中带着妻子和2个孩子逃难到当时的溧阳周城乡红旗村,被陈贵松的父母收留。当时的溧阳农村都是土坯房,生活条件简陋,陈贵松父母带着2个孩子,生活贫苦。即便如此,他们仍像招待上宾一样照顾陆允中一家。4个多月后,时局稳定,陆允中一家回到和桥。从此,两个家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但受限于当时的条件,没几年两家就失联了。
  虽然当时陆再如和陈贵松都未出生,但自他们懂事起,就总听父母提起这段往事。上世纪70年代末,陆允中写信给溧阳周城乡人民政府,通过地方干部找到了当年的恩人。从此,两个家庭每年都会有一次往来。
  1994年,陈贵松从部队复原后不久,患上了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失去了劳动能力。他私下找到陆再如,希望能借3600元开一家竹器店,以维持一家生计。当时的陆再如是村里的种粮大户,资金也都在田里,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但他二话不说,从朋友那里以“三分息”借了3600元,交到了陈贵松手里。2年后,3600元被陆再如以5500元还清。
  竹器店开张了,但生意一直不好。那几年,陆再如每年都会去溧阳看一趟陈贵松,见他家境贫寒,也就闭口不谈还钱的事,相反,每次去都要带些礼物和压岁钱。2001年前后,陆再如在漕桥开了一家玻璃店,因店里脱不了人,此后也就没有再去溧阳。也正是在这一年,陈贵松因病去世。两个家庭再次失联。
  陈贵松弥留之际告诉大姐,等女儿长大挣钱了,欠陆再如的钱一定要还。当时,陈洁瑶年仅7岁。父亲去世后,陈洁瑶由陈秀凤抚养,大学毕业后进入当地一家企业工作。此时,陈秀凤才把陈贵松的临终嘱托告诉了她,陈洁瑶立即表示要尽快找到恩人还钱。
  10月14日,陈贵松的2个姐姐、1个哥哥从溧阳驱车来到漕桥,辗转打听到陆再如的玻璃店。“他的哥哥姐姐我都认识的,很多年没见,一见面我就怔住了!”听说他们是要来还钱,陆再如死活不肯收,说这笔钱也算是他对陈家当年照顾父母的一点答谢,怎么能收呢?10月19日,陈洁瑶和陈秀凤又一次来到陆再如家,这才出现了本文开头感人的一幕。
  记者昨天联系上陈洁瑶时,这个姑娘在电话中一再表示还钱是自己应该做的,一件小事不需要上报纸。(常州日报 童华岗 徐天文)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文明热线:0519-85680855 技术支持:常州风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