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聚焦 >> 内容
35年中两获重生 2米高一封感谢信背后的故事
发布日期:2020-07-07   来源:文明网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没有一院的这些医生,早在35年前,我可能就……”本月3日,73岁的老人刘冬琴带着一封感谢信,来到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在她“重生”35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向当初救她的命的范晋明主任、高克柔主任和张晓膺教授表达恩情。前两位主任早已退休,现任心肺疾病诊疗中心主任的张晓膺教授,接过了这封真诚又厚重的感谢信。

    1985年7月4日,38岁的刘冬琴在一院接受了当时高难度的二尖瓣膜置换手术。随后多年,刘冬琴通过调整药物等,一直保持着不错的心脏功能状态。2017年年初,刘冬琴因低钾血症病危住院,时任一院党委书记的张晓膺再次出手相救,使她获得了第二次重生。

刘冬琴老人向张晓膺等3位专家表达35年中的两次救命恩情。

    她的感谢信用毛笔书写,举起来有2米高。由此,记者了解到一段延续了35年的医患情。

    人工日夜监护,医患同住病房

    35年前,刘冬琴因严重风湿性心脏病到一院就诊,范晋明主任判断,稍有耽搁就有性命之忧,当即决定尽快手术。“我们做过统计,上世纪80年代初,全国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有100多万,但那时一年的心脏手术量只能安排3万台,很多人等不到手术就‘走’了。”张晓膺说。

    当年,全国能够独立开展心脏体外循环手术的医院并不多,常州一院算是开展得早的。“如今,二尖瓣置换技术已很常规,但在35年前这可是一个了不得的手术。”现已90多岁高龄的范晋明回忆,当时一院的心胸外科条件非常艰苦,缺乏监护设备和呼吸机,术后监护患者的生命体征完全靠人工手段,打的是人海战术。

    “没有心电监护仪,就用心脏听诊器、人工量血压。没有呼吸机,就用老式麻醉器代替,捏上面的皮球来辅助呼吸。手术做完,小张医生不停地通过手动检测血压、捏皮球,一晚下来,手上磨破了皮、起了泡,听诊器夹得两耳红肿。”范晋明口中的“小张医生”就是张晓膺——他当年只有20多岁。

    “手术后我第一次睁开眼时,已经是晚上8点多了,小张医生就坐在床边,跟我说:‘刀开得很成功,家人都安心回家了,你就放心睡吧’。”刘冬琴说,当年的一切都历历在目,她无论何时醒来,张晓膺总在身边忙碌着,而且不断地安慰她。

    “现在可能无法想像,那时一切都要靠人工。科室里,我们几个轮流监护她,没日没夜。一张席子铺在地上,在病房里和病人住在一起。”张晓膺说,心脏手术不光难在技术,还难在术后监护管理,稍有不到位,患者就很难存活。

    张晓膺感叹,凭借责任感与满腔激情,医生负责尽力救人,患者完全信任,自己从未觉得有多苦,医术也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得以飞速提高。他说:“老患者就像是老朋友,见证了我们这代人的成长。”

    非常规抢救,获得二次重生

    术后,刘冬琴身体恢复得不错,很快就上班工作。术后12年,年年全勤,直至退休。刘冬琴说:“一开始复诊都在范主任那里。他退休后,我就一直挂小张医生的号了,他也从小医生变成了大专家。”

    35年,刘冬琴和张晓膺成了不常见面却很有默契的“老友”,她从来没有要过对方的手机号,也没有在门诊以外的时间打扰过他。刘冬琴的儿子夏奕峰不放心,有一次陪同她看门诊时要了张晓膺的联系方式。

    正是这个小小的举动,再次救了刘冬琴一命。“2017年农历正月十五,我妈因为低钾血症休克被送进心内科,除颤了10多轮。一直到晚上11点了,我爸觉得再等下去会出事,只能电话求救张书记。”夏奕峰说。

    “接到电话,我立马赶到医院,患者血钾浓度低到2.9,心律彻底失常,这时光除颤没有用了,必须补钾。”张晓膺说,按规定补钾浓度不能超过3‰,否则可能有生命危险。但非常时期要用非常手段,这时只有快速补高钾才有一线生机,“在补了3%浓度的高钾后,刘冬琴终于又活了过来”。

    从死神手里两次抢下了刘冬琴,张晓膺觉得这是一种特殊的缘分,也是作为医者最大的满足。张晓膺说,国内第一例换瓣手术是1965年在上海进行的,患者术后存活了36年,刘冬琴很快将打破这个纪录。

    张晓膺还记得,当年刘冬琴体内的人工瓣是国产的,次次心超做下来,功能都完好如初。“此前,国外封锁了我们几十年。现在,我们更要对国产的有信心。”

    赵霅煜/文 王锐/摄

    来源:常州日报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文明热线:0519-85680855 技术支持:常州风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