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武进湟里镇葛庄村:基层党建推动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2018-10-23  来源:常州日报

  绿树村边合,碧水房前绕;垃圾分类到位,墙上彩绘生动。记者日前走进武进区湟里镇葛庄村,第一感觉就是整洁漂亮。

  “不仅环境像公园,全村人的劲头也提起来了,上下一条心。”70岁的老党员崔金清说,去年环境整治时,村民代表会议就在他家召开,修驳岸用到部分自留地,村民们都自觉自愿大力支持。

  3.7平方公里的葛庄村,位于湟里镇最北边,集体经济在全镇处于中等水平。近年来,该村以农村基层党建为抓手,以组织振兴带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和生态振兴,干事创业的热情从村委燃到全体村民心里。

  “大事小情有着落,村干部越干越出威信。”葛庄村党总支副书记刘强对记者说,村里这两年大力转变工作作风,村民心里想什么,就主要干什么。近年来,村里积极争取和整合各类资源,着力打造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特色文化的美丽村庄,先后投入近千万元,实施道路硬化、河道清淤、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天然气入户等工程,并建起了特色明显的锣鼓文化展馆,被评为江苏省文明村、和谐社区建设示范村等。

  针对全村以花木产业为主、村民们各忙各的实际,村委牵头联系科研院所、专业市场和经纪能人,帮助村民种植新品、增加销售,让群众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针对老党员多、企业党员忙的实际,组建党员微信群,开展“有嚼头、咽得进”的教育培训,让党员们都逐渐进入状态,主动学习、关心全局,遇到事情愿意作表率。

  由此,群众受到感染。村民郭腊梅说,比如村里的环境卫生,村干部带头清理垃圾了,门前屋后干干净净,大家你看我、我学他。当干净形成习惯,就退不回脏乱状态了。由于环境好了,以前搬到城里的部分村民,又陆续搬回来住了。

  深化村民自治实践,让乡村充满活力、安定有序。2017年以来,葛庄村率先在武进区试点村务e阳光,实时推送公务公开、三资监管、土地信息、农户补贴等方面的村内事务。全村2195名户籍人口的信息全部录入,凭户主的手机号码和身份证号码即可登录。村民轻点手机APP,各项村务就一目了然。如对信息内容有疑问,可随时在平台反馈,村委工作人员会在第一时间答复。此举有效保障了村民的知情权、监督权,群众举双手欢迎。

  基层党组织的坚强有力,为葛庄的乡村振兴提供了动能。村党总支书记蒋红明表示,作为湟里镇土地精细化整治的试点村,不用过多发动,上半年就顺利完成整治任务。同时,按照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入市的要求,全村43家企业100%签订租赁补充协议,180亩土地已集体入市,实现土地出让金5600万元。村级留存的资金,除了固定分红反哺村民,主要用于发展乡村旅游和文化事业,让群众富口袋也富脑袋。(常州日报 张英 马浩剑)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