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召开文明办主任会议-----共商2004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思路 |
发布日期:2005-04-18 |
一是以提升市民综合素质为目标,继续深化公民道德教育实践活动。以大力弘扬常州市民精神为中心,积极推进公民道德宣传教育活动。重点围绕创业这个市民精神的核心开展教育,在全市形成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创大业的价值取向,创造自主创业、平等创业的政策环境,提供支持创业、便利创业的政府服务。要在全市城乡广泛开展创业培训,特别是加强民营企业职工和城郊农民的创业知识和能力培训,提升全市人民的就业、创新、创业能力。积极开展公民道德知识的宣传教育,通过组织新一届常州市“百佳文明市民”评选、公民道德知识竞赛、全市“公民道德建设”社区群众文化展演等活动,进一步提高我市的公民道德建设的水平,并在今年9月20日全国公民道德宣传日达到高潮。切实加强诚信教育,促进全市信用体系建设。根据中央文明委的要求,市文明办、常州工商局、常州国家税务局、常州地方税务局、常州技术质量监督管理局将围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在全市组织开展“共铸诚信”活动。将重点在交通、旅游、商贸等领域开展“诚信杯”职业道德建设百日竞赛、“百城万店无假货”等活动的基础上,扩大参与面,增强实效性。将组织各行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积极开展知识讲座、宣传咨询、行业竞赛等活动,在大力普及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知识和常识,树立行业良好的诚信形象。将引导市级以上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建立“诚信联盟”,把诚信建设从窗口行业和执法部门向各行各业辐射延伸,以此带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气。2004年,市文明办将适时召开诚信建设经验交流会。 继续深化“文明交通工程”活动,增强广大市民的法制意识和文明交通意识。今年我市将继续在全市组织开展以“文明行路、文明行车、文明乘车、文明停车”为主题的文明交通工程活动,以进一步提高城市的服务和管理水平,营造社会文明协调发展的软环境。深入开展“三讲一树”活动,引导人们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继续深入开展“三讲一树”活动,以重大节假日、纪念日活动为契机,组织数次一定规模的志愿者奉献活动。将进一步加大市民文明行为规范的宣传教育,推动人们改变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不讲卫生等不良习惯,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重点要加强农村的除陋习、树新风活动,以集镇为龙头,以村户为基础,集中整治农村的赌博迷信活动、大操大办行为和一些社会丑恶现象,广泛开展“清洁河道、清洁庭院、清洁家园”活动,清理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禽畜乱跑等“五乱”现象,大力倡导农村文明、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 二是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龙头,不断深化各类群众性创建工作。积极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央文明委明确,2004年是首届全国文明城市的申报年,2005年将评选产生首届全国文明城市。根据中央文明委《关于评选表彰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的暂行办法》,全国文明城市的评选标准包括“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创建工作机制健全”等八个方面40类115条。我市将进一步加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力度,健全创建机制,分解创建任务,落实创建责任,积极开展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区评选工作,协调全市40多个相关部门对照考核指标落实工作措施,同时积极搞好首届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申报迎检工作,力争使我市早日成为全国文明城市。继续深化文明社区创建工作。继续以科教、法律、文体、卫生“四进社区”活动为有效载体,以社区文化中心、市民文明学校为教育阵地,以文明楼道、文明家庭、文明市民的争创评比工作为基础,推进文明社区创建工作。根据近郊和开发区乡镇农民居住情况变化的趋势,逐步做好文明村向文明社区的转化过渡工作,并形成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以市民学校为阵地,依托社区资源和人才优势,着力做好离外来人口、下岗职工和退休人员的思想教育。大力繁荣社区文化,通过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使广大市民在余暇时间里,获得高尚优美的精神享受,同时积极组织优秀作品参加全省社区艺术节。深入推进文明行业创建工作。以强化职业道德建设、提升文明服务水平、塑造良好城市窗口形象为目标,以建设“诚信”行业、“诚信”企业为目标,推进文明行业创建工作。进一步完善社会服务承诺制、公示制、“一门式”服务和强化社会服务热线联动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大社会监督力度,加大社会评议的比重,继续开展不定期行风建设暗访通报制度,把评议和暗访的情况作为文明创建和奖惩工作的重要依据,并在有关新闻媒体上予以公布。在全市各行业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好沿江开发区的服务窗口,特别是有关各乡镇的站所服务窗口,力争建成优质服务的示范窗口。对部分直接面向社会的服务行业,如出租车等行业,继续组织文明服务星级评比工作的试点,积极探索美容美发、餐饮服务行业文明创建的新思路、新方法。在旅游业进一步开展创建文明旅游风景区活动,推动风景旅游区履行“诚信宣言”,强化导游队伍的文明服务素质建设,努力将旅游业建设成为展示常州文明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不断创新文明村镇创建工作。以提高农村群众的整体素质、推进城乡一体化、农村农业现代化、实现农村共同富裕为目标,以创建“学习型村镇”和“六好文明村镇”活动为主要载体,以十星级学习型文明户、五好学习型文明家庭和学习型特色家庭创建工作为基础,深入推进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大力加强学习型村镇建设,搞好农村科技超市、农村科技知识学习月和现代农民教育工程等活动。积极繁荣农村群众文化,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常下乡活动,开展“文明关爱,扶贫帮困”活动。加强对各类文明村镇创建工作的分类指导,特别是对开发区内的农民新村要按照文明社区建设的要求开展创建工作,对城郊村镇要把公共卫生、文化设施的建设、村民和外来民工的素质教育作为创建工作的重点,对老区山区的村镇要重点开展现代农民教育工程,促进老区经济和三个文明协调发展。配合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认真总结我市以学习型村镇建设为载体深化文明村镇创建工作的经验。拓展深化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加大民营企业创建文明单位的力度,积极探索民营企业创建工作的新特点、新规律。不断扩大民营企业文明单位的创建覆盖面,在规模大、基础好、创建工作扎实、社会认可度高的民营企业中选树一批文明单位标兵,更好地发挥其社会示范辐射效应。加强对各类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分类指导,不断优化创建结构,切实保证文明单位的创建质量。进一步加大考核调整力度,通过严格的考评,在数量稳步增长的基础上,注重质的提高,严把优胜劣汰关,促进整体创建水平的提高。进一步深化军民共建、企社共建、企企共建工作,搞好文明单位创建进社区活动。 三是以探索创新工作方法领域为载体,努力开创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加大道德建设宣传力度。通过在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大众传媒,开设专题、专栏、专版,运用新闻报道、言论评论、专家点评、群众评议和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宣传道德知识、普及道德规范,倡导文明新风、弘扬社会正气,针贬社会时弊、抨击不良言行,营造道德建设的浓厚舆论氛围。通过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体育场所等基层文化阵地的作用,利用重要节日、纪念日、重大事件,组织各种文化活动和健康民俗活动,进行生动活泼的道德宣传教育。注重运用先进典型,影响和带动群众。结合 “百佳文明市民”评选工作,选树一批好学上进、拼搏有为的时代典范,大力宣传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用他们身上凝聚的崇高道德力量感染和教育群众。同时注重典型的多样性,发现和总结各方面、各层次的先进典型,使各行各业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搞好研究交流,加强精神文明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调研工作中,及时发现和总结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丰富创新创建工作的内容。同时,加强对精神文明创建工作队伍的培训教育工作,办好各类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短期培训班,组织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参观交流活动。 |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