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社区邻里情:外来媳妇异乡有“娘家”
发布日期:2009-02-09
    外来媳妇本地郎,这是新北区西夏墅镇一个有趣的特色。该镇外来媳妇有600多人,来自四川、安徽、湖南、湖北等地,最远来自新疆。为了管理好这支特殊群体,镇妇联成立了“外来媳妇联谊会”,让外来媳妇互诉体会,传授经验,使她们“身在异乡有娘家”。
    把“外来媳妇联谊会”活动有效地融合到社区邻里节里,是西夏墅一大亮点。镇妇联、工会组织多项活动,鼓励外来媳妇们相识、相助,打造共同致富的邻里氛围。一是开展“本地人、外地人心连心,争做好媳妇”交流互助活动。全镇社区、村建起“外来媳妇之家”,成立社区服务队,解决外来媳妇遇到的疑难问题。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联谊活动。在“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社区活动中,全镇发起“邻里相亲、共育文明”的评选活动,外来媳妇们积极参与,她们的“厨艺展示”、“好夫妻、好家庭”评选等活动受到好评。三是发起“妇女百对红,姐妹共致富”竞赛活动,党员、干部、致富能手与外来媳妇结对帮扶,帮助她们走上就业岗位。同时开办养殖、种植技术培训班,组织计算机、汽车驾驶技能培训。
    如今一口本地方言的“川妹子”刘林飞笑称自己是被骗来的。她的表姐是第一个嫁到西夏墅的外来媳妇。21岁那年,经表姐介绍她嫁到珠墅村,不料传说中的江南富裕之乡却是破房断瓦,加上语言不通,吃住不习惯,刘林飞一度情绪低落。当时的村支部书记张菊花把她拉进了“外来媳妇联谊会”,在这里她结识了很多经历相似的姐妹。她和姐妹们探讨致富经,互相鼓励。她与丈夫承包了五亩地,养起了牛蛙,后来又搞深加工,自制熟菜,到集贸市场设摊销售,发展到批发给其他商户。过了第二个5年,全家告别了低矮的平房,搬进了三层楼房,家电一应俱全,儿子高中毕业后,也找到了工作。全家人的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她和丈夫在同甘共苦中培养了深厚的感情。
    39岁的尚桂雪来自连云港,嫁到西夏墅池上村后,夫妻俩养蚕、养猪贴补家用,又到常州打工。后来河东开发,整个开发区没有一家小吃店。夫妻俩又推着板车上街摆摊,卖上了小馄饨、面条。风里来雨里去,几年下来有了点积蓄。他们就先后买了两台收割机,帮农户收割。2000年又承包20亩池塘,养起了螃蟹……生活既红火又充实。“我想告诉姐妹们的是,致富的道路千万条,夫妻一条心,怎么样都不怕。”在去年镇举办的“邻里节”——家庭、个人才艺展示会上,尚桂雪向大家介绍了摩托车换卡车、卡车换轿车的致富经历。其他外来媳妇也各展身手:种植大王冯小华传授了葡萄栽培技术,养猪专业户王学琴、养蚕专业户周桂芳讲解了养殖技巧,水口村的王冬群介绍了经营服装店的经验……
    “在西夏墅,我们有娘家!”这是外来媳妇们的共同心声。
           史菊红 刘滟 朱春燕 (常州晚报)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