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文明出行,让城市更畅通
发布日期:2009-08-17

 

    现代城市中的马路,已经不仅仅是人和物位移的通道,也是文明程度的检验场。去年,我市获得了全国畅通工程A类一等管理水平。

  车让人让出交通安全

  目前,我市有汽车30多万辆,私家车超过20万辆,并且以每年3万多辆的速度飞速递增,越来越多的机动车给行人出行带来不便。但如今,车让人的现象是越来越多了。

  车辆右转时,往往与行人发生冲突。“我有好几次碰上车过来,司机没按喇叭。等我走过后,车子再开的。”说起如今的变化,李小姐很开心,“过马路更安全了,给行人带来很多方便的。”

  记者昨天还看到,有的行人在过马路时向汽车作了个停车的手势,汽车就停了下来。等行人过了马路后,车才开动。

  路桥附近的人行道上未设红绿灯,但秩序依然良好。过马路的行人一多,汽车就主动停下来等行人先过。

  车让车让出交通文明

  前几天,“莫拉克”台风来袭,城市的夜晚,车辆开着大灯汇成一条长河。市中心的多个路口都没有交巡警值勤,但记者看到大家都小心慢行,基本上没有人抢道。

  昨天上午,在盛世名门路口,4辆待转车辆在等待直行车辆通过,没有一个按喇叭的,直到由北向南的车辆全部过后,这4辆车才开始转弯驶上晋陵北路。

  住在小区的肖先生说,以前早上大家上班,直行的和转弯的互不相让,结果挤成一团,谁也走不了,还有一次,双方还打起来了,直到警察来了才解围。现在大家都晓得了,只有让一让,车才开得更快。

  一个城市司机的素质体现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司机刘先生说,速度快一快、见车超一超、道路狭窄不让行等等,看似小事一桩,往往带来重大车祸。有许多交通事故,不就是在你不该踩油门的时候,因一踩油门强行超车而造成的吗?不就是在你不该抢两秒钟的时间,强闯红灯一瞬间发生的吗?

  相互礼让让出交通和谐

  昨天早上7点半,记者来到清凉新村站等6路公交车。下了一夜的雨,站台前已有浅浅的水塘了。

  等车过程中,记者看到很多公交车司机停车时,都是缓缓地驶向站台,避免溅起积水。

  有的乘客主动洒了洒伞上的积水,再上车。有的乘客把伞装进了袋子里,有的乘客把伞放在靠近自己腿部的位置,以免湿漉漉的伞碰到他人。

  车上很挤,但大家都自觉地往车后流动。要下车的乘客走到车门口,提前做好了准备。

  每到一站,司机都要提醒一句“当心开门啊”。等站在门口的乘客调整好位置,司机才把车门打开,生怕他们被门夹住。

  保险大厦站上来一位老人,立即有3个人起身给他让座。老人姓王,常坐公交车出门,他说,现在经常有人给他让座的,“觉得很暖心的”。  (成吟斐 刘毅 文摄)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