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长卷三年展开 | ||
发布日期:2008-08-13 | ||
从高速公路进入常州,就好似进入绿色长廊,连绵不绝、错落有致的生态绿带形成一条绿色风景线,给人们带来丰富的视觉享受。 近年来,常州变得越来越生机勃勃、绿意盎然。大路旁、广场上、河道边、公园里、社区中……绿树环绕,草青花艳,“绿色常州”随处可见。 到2007年底,我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已达41.6%,建成区绿地率37.2%,城区人均公共绿地11.35平方米,3项主要绿化指标均达到文明城市测评体系A级标准。 长卷上的“点” 近年来我市绿化建设中最大的亮点,就是一个个宛如碧绿翡翠镶嵌在龙城大地的免费公园了。 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城市园林绿化,从2002年人民公园敞开以来,每年投入大量资金,新建和改建了一大批公园绿地,并且率先全面实施公园敞开工程,真正实现还绿与民,使公园成为广大市民的“后花园”。 青枫公园、红梅公园、荆川公园、人民公园、芦墅公园、翠竹公园、五星公园、花溪公园、新区公园、兰园、荷园、椿桂园、毓秀园、文慧园、市民广场、武进新天地、武进市民广场、蔷薇园湿地公园、西瀛里滨河公园、东方广场等公园绿地,相继向市民免费开放;市区最后一个收费公园——东坡公园,改造后将于今年底免费开放。 每年,难以计数的城乡群众,尽情享受着身边一片片巨大“绿肺”的滋养,仅红梅公园每年就免费接纳650多万人次。截至去年底,我市建成区向市民免费开放的公共绿地已达4185公顷。 长卷上的“线” 在沪宁高速公路生态林罗溪标段,放眼望去,两侧长达数公里的绿带已基本成型,长势良好。据了解,今年沪宁高速公路生态林目前完成绿化种植9408亩,沿江高速公路生态林完成绿化种植3660亩,已超额完成原计划的150%。 据介绍,今年实施的沪宁高速公路总长40.8公里生态林工程,在现有绿色通道的基础上,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化运作机制,两侧再各增加100米,建成以苗圃为主要形式的生态林。准备用三年时间,在沪宁高速公路、沿江高速公路、西绕城高速公路现有绿色通道两侧,各增加100米宽,形成环城花卉苗木产业示范圈和生态防护圈。 河道生态绿化工程目前已完成绿化种植6717亩,占工程总量的103.6%。藻江河、浦河、潞横河、横塘浜以及金坛尧塘河、溧阳芜申河等八条河道两侧的生态防护林或景观林带的建设,目前已全面完成。 城乡道路绿化提升工程进展顺利,延陵中路、延陵东路、大明路、劳动中东路、青龙西路、星港路、青洋中路、晋陵中路、竹林南北路、紫荆东西路、关河中东路、星园路12条道路的提升工程将于8月底前完成。 此外,城市道口绿化工程、城市公园增绿工程、集镇绿化工程、村庄绿化工程、企事业单位绿化工程、围墙透绿工程和垂直绿化工程,都在紧张实施中。今年城乡绿化“十大工程”,将新增绿地2146.19公顷。 长卷上的“面” 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同心同德,苦干三年,新增绿地5000公顷,合力建设绿色常州”的要求,我市在2006年新增绿地1450公顷、2007年新增绿地2000公顷的基础上,今年再新增绿地3000公顷以上。 按照“绿化为本、文化为魂”和“民本、文化、现代”的特色建设理念,我市将全力抓好重点绿化工程建设,特别是加快城市公园、景观道路、小游园等绿地建设,重视和加强绿色通道和防护林带建设,确保增绿数量。加快城市绿地的连通和廊带建设,形成生态走廊。在公共绿地、景观道路、城市出入口等绿化建设过程中,营造布局合理、景观优美、生态良好、特色鲜明的绿地系统,努力实现“让城市走进森林,让森林拥抱城市”的目标。 今后在建成区范围内,市民每出行300米,可以看到一块3000平方米以上的小型公共绿地;出行2000米,能到达20000平方米以上的中型绿地;在城市空间布局的每个组团内,规划建设至少一个20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公共绿地。常州,正徐徐铺开一幅又一幅“城在绿中,绿在城中,移步即景,满目苍翠”的美丽画卷。 本报记者 王艺 |
||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