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点燃道德一盏灯,照亮人生一片明——钟楼区西林村“道德讲堂”建设工作经验介绍
发布日期:2010-09-25

 

近年来,钟楼区西林村针对城市化进程中如何让西林的失地农民变市民,让外来务工者变新市民,该村始终坚持把加强道德建设,培育文明道德风尚,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好。去年11月以来,该村以“六老讲坛”(老劳模、老支书、老厂长、老军人、老教师、老社员)为基础,积极建设“道德讲堂”,聘请“六老”人员为宣讲员,用他们提升讲堂的亲和力、感召力和影响力。让每个西林村民在高尚道德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之中,汲取道德智慧、强化道德修养、投身道德实践、陶冶高尚情操、共创美好生活。

由于“道德讲堂”就开在村民的家门口,讲课的内容都是他们关心和喜欢的身边事,讲课的人都是他们熟悉和敬佩的身边人,所以,深受大家的欢迎。每周到讲堂去听课,到讲堂去夸夸自己知道的好人善事,已成为村民生活中离不开的事情。为了让讲堂常讲常新、越办越好,他们首先做到宣讲员“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此,该村把关心宣讲员,提高宣讲员作为办好讲堂的重要环节,鼓励他们用身边人的感人故事和大众化的语言宣讲道德故事,通过他们让更多的普通百姓的凡人善举走上讲堂成为主题,从而使“道德讲坛”在可亲、可信、可敬中更具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其次讲课的内容也做到“贴近群众的道德需求、贴牢群众的道德追求”。及时宣传好在开展“道德讲堂”活动中,涌现的新人新事,让道德新人物第一时间“站”起来,让道德新故事第一时间“亮”出去,不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价值观,感动西林、感化群众,努力形成人人关心“道德讲堂”新事物、个个争做“道德讲堂”新主人的生动局面。为此,每次讲课的内容,都事先通过宣讲员到村民中去征集后形成一个主题。如近期的几堂课,我们主要围绕孝道开展的。为此,该村把村民中一位十几年如一日孝敬婆婆的好媳妇作为道德故事的主角,让大家听后,也来讲讲自己是如何关爱身边的老人的。让大家明白,我们每个人身上都会闪烁道德之光,只要我们将这些充满爱心和善意的道德之光汇聚起来,我们人人都可以成为高尚的人。

西林村“道德讲堂”开设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效果已十分明显。突出表现在“三多”上,一是相亲相爱、和美的家庭多了;二是邻里守望,和睦的邻里多了;三是倡导新风,促进社会和谐的人多了。从而使西林的民风更加淳朴、邻里更加和睦、社会更加和谐。而这些都为我们西林村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思想道德环境。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