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当邻居敲响你的门:社区邻里节的精彩镜头
发布日期:2009-03-02
    城市的居住格局客观上影响了邻里的交往;个人生活的私密性妨碍了邻里的交流;工作生活的快节奏减少了邻里的沟通……现在,社区邻里节正在致力于改变这种状况,消融“对门不相识”的陌生,并建立起现代社区新的邻里温情。
    据不完全统计,两年间全市社区共自发组织开展20000余项活动。这些活动,使陌生的邻里亲近起来,冷清的楼道热闹起来。
敲门日
    “王婆婆,我给你送开水来了。”敲开80多岁的独居老人王婆婆的门,金坛市经济开发区华城二村居民孙息娣把烧好的开水送了进去。“息娣,又麻烦你啦。”王婆婆笑着把孙息娣迎进了门。
    一年前,孙息娣和王婆婆还基本是陌路人。因为孙息娣在家开了个小麻将馆,王婆婆嫌吵,虽然嘴上不说,唬着的脸却说明了一切。去年4月12日,华城社区开展以“沟通互助,邻里情深”为主题的“敲门日”活动。孙息娣主动敲开了王婆婆家的门,就麻将馆吵的问题向王婆婆打了招呼,王婆婆也消了气。这以后,孙息娣经常烧了开水、做了好吃的,送给王婆婆。
    华城社区由华城一村、华城二村、景潭花园组成,共有住户4100多户,居民1.6万多人。在“邻里节”期间,由党员和小组长发动开展了“敲门日”活动,邻居以单元为单位,互相敲门认识,一个简单的问候,一句祝福或一声道歉,矛盾因此化解,邻里关系因此改善。
    如今,在社区,经常可见一些居民聚在一起,跳跳舞、晒晒太阳、拣拣菜、聊聊天,或相约上街购物买菜。
外来媳妇联谊会
    外来媳妇本地郎,这是新北区西夏墅镇一个有趣的特色,该镇外来媳妇有600多人。为了管理好这支特殊群体,镇妇联成立了“外来媳妇联谊会”,让外来媳妇互诉体会,传授经验,使她们“身在异乡有娘家”。
    把“外来媳妇联谊会”活动有效地融合到社区邻里节里,是西夏墅一大亮点。镇妇联、工会组织多项活动,如开展“本地人、外地人心连心,争做好媳妇”交流互助活动,全镇社区、村建起“外来媳妇之家”,成立社区服务队,解决外来媳妇遇到的疑难问题;开展厨艺展示、“好夫妻、好家庭”评选“妇女百对红,姐妹共致富”竞赛活动等;开设养殖、种植技术培训班,组织计算机、汽车驾驶技能培训,鼓励外来媳妇们相识、相助,打造共同致富的邻里氛围。
网上小区
    今年过年,永红街道清潭三社区流行网上拜年,社区书记王瑛等9名工作人员将自己的照片放到网上,双手抱拳,制作成FLASH,向居民拜年。
    不只社区干部,社区不少居民,都学会了网上拜年。不约而同相约“红枫网上家园”,有的用QQ,有的上社区网站留言,有的在网上视频拜年。
    在邻里节活动中,清潭三社区以“相约红枫网上家园”为主题,开展“网上邻里即时通”活动。当你打开社区网站,网上“社情民意”、“知心屋”、网上QQ,都为社区居民搭建了网上交流平台。网上聊天淡化了空间概念,一声“你好”,一个微笑图片,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别有一种亲切感。          闻铭  顾生庚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