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常州市第二届“美德少年”宣传推荐活动
发布日期:2011-03-08

各辖市(区)文明办、教育(文体)局、团委、妇联,市教育局所属学校:

  为进一步提高全市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深化“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教育引导未成年人自觉践行道德规范,增强道德意识,养成良好品格,经研究,决定在全市未成年人中开展常州市第二届“美德少年”宣传推荐活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为指针,以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目标,在全社会确立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选树一批未成年人身边典型,引导未成年人学习美德、弘扬美德,践行美德,争做富有理想、品德高尚、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新一代常州人。

  二、组织领导

  为确保“美德少年”推荐审核活动公正、公平、公开,顺利进行,特成立常州市“美德少年”推荐评审组委会。

  主  任:张火炫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

  副主任:黄娅芬  市文明办副主任

  常仁飞  市教育局副局长

  路  琦  团市委副书记

  于巧锡  市政府妇儿工委办主任

  朱跃峰  常州日报社党委副书记

  耿献红  常州广播电视台党委副书记

  蒋爱军  中国常州网副总编辑

  成  员:沈玉俊、殷涛、汤文鑫、刘华、张凯。组委会下设办公室,黄娅芬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联系人:沈玉俊:联系电话:85680862;殷涛:联系电话85681352。

  各辖市、区也应参照成立相应机构,负责本地区“美德少年”的审核推荐、组织投票、新闻宣传、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等工作。

  三、评选对象

  全市中小学在籍学生(含民办学校、职业学校、特殊学校)。

  四、评选条件

  自觉践行道德规范、富有理想、品德高尚。坚持在家中为长辈尽孝心,在学校为同学送关心,在社会为他人献爱心,在尊老爱幼,乐于助人,自尊自强,热心公益,遵守公德等方面表现突出,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公信力,事迹真实感人,在未成年人中具有良好的示范导向作用。

  五、评选要求

  1、层层推荐。

  2011年3月10日至4月20日,在全市所有中小学校中推荐评出万名校级“美德少年”。

  2011年5月20日,各辖市区确定辖市(区)级百优十佳美德少年,并推荐常州市级“美德少年”。

  2011年6月底前,确定常州第二届市百优十佳“美德少年”。

  2、推荐名额

  武进区推荐15名,戚墅堰区推荐5名,金坛、溧阳、新北、天宁、钟楼各推荐10名候选人,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含民办学校、职业学校、特殊学校)各推荐1名候选人。填写候选人推荐表附1500字事迹材料,一式三份,于2011年5月20日前报市推荐评审活动组委会办公室,同时报送电子文档(电子邮箱: czwmb0862@163.com )。

  3、推荐公示

  市美德少年推荐评审委员会对各辖市(区)、各部门推荐的美德少年候选人材料进行审核,从中确定100名常州市美德少年和20名“十佳美德少年”候选人。

  2011年6月上旬,市美德少年推荐评审组委会将20名“美德少年”候选人基本情况和主要事迹在常州日报、常州晚报、常州广播电视台、中国常州网等市主要媒体上刊登,面向全市进行广泛宣传,并接受公众投票,投票截止日期到2011年6月中旬。

  各地各单位组织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加投票评选。公众可登陆中国常州网(www.cz001.com.cn)进行网络投票。每张选票限选10人,并填写投票者姓名、身份证号码,并可发表感言和建议。

  2011年6月底,市“美德少年”推荐评审组委会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和候选人得票情况,确定常州市“十佳美德少年”。

  六、表彰奖励

  2011年6月底,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团市委、市妇联、常州日报社、常州广播电视台、中国常州网作出《关于确定常州市百名“美德少年”和“十佳美德少年”的决定》,并授予常州市“美德少年”荣誉称号。

  七、活动要求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级各部门要将此次宣传推荐活动作为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化“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的重要抓手,认真抓紧抓好。要指定专人负责此次活动,按照通知要求广泛发动、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此次评选宣传推荐活动顺利进行。

  2、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这次宣传推荐活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各地要认真研究,做出具体细致的工作计划和安排,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把这项工作完成。要结合当前正在推进的学校“道德讲堂”建设,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发动群众和未成年人踊跃参与,努力扩大参与面,使宣传推荐的过程变成广大未成年人提升道德品质,争做美德少年的过程,成为未成年人自觉参与、自我教育的过程。

  3、深入宣传,形成氛围。市各主要新闻媒体要把宣传工作贯穿于宣传推荐活动的全过程。要综合运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站、等各类媒体,开设专栏专题,及时报道活动的开展情况和成功做法,充分展现“美德少年”的感人事迹和可贵精神,让广大未成年人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见贤思齐,推进常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水平再上新台阶。

  附:常州市第二届“美德少年”推荐表

  常 州 市 文 明 办         常州 市 教 育 局
  共青团常州市委            常 州 市 妇 联
  常 州 日 报 社            常州广播电视台
  中国常州网
  2011年3月7日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