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溧阳市扎实开展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道德践行活动
发布日期:2009-04-02

溧阳市在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系列教育活动中,征集未成年人的优秀事迹,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使未成年人在“读、讲、写、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道德教育。

 

匠心编好一本书:让未成年人自己教育自己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同学们对自己身边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会感到一种由衷的亲切,一种会心的贴切,一种凝神的关切。通过学生写学生,以学生自己的观察来写身边的事,赞身边的人,这些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活生生的典型,更能受到广大青少年的青睐和喜爱。由此,溧阳市文明办协同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学校中,组织广大中小学生以“身边事,感人事”为题材进行创作。先后征集到“身残志坚,挑战自己”、“超越自我,感悟人生”、“感谢妈妈”、“我平凡,所以我努力”、“勇救落水儿童不留名”等各类稿件近400余篇。同时,我们专门成立了由广电、报社以及退休教师等写作编辑水平较高的7人编写小组,进行筛选整理。经过8个多月的努力,形成了自强自立篇、乐观自信篇、勤奋刻苦篇、助人为乐篇四个类别,编写成了80000多字的73篇文章,组成了《感动就在你我身边》一书,分二批共印8万册发放到中小学手中,作为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的校本教材,《感动就在你我身边》一书发到中小学生手中,受到了较好的反映。

用心开展一场大巡演:让未成年人自己感化自己

 

在编写好《感动就在你我身边》一书的基础上,为更好地宣扬书中主人翁的优秀事迹,使广大中小学生更为直观地受到一次深刻的教育。溧阳市文明办会同市教育局选择了“身残志坚,挑战自我”二年级学生陈维、“邹鹰在困境中勇敢起飞”三年级学生丁曦月、“只要向上,阳光总会普照到我头上”初三学生汤超华、“超越自我,感悟人生”三年级学生李婧、“感谢妈妈”五年级学生菲菲、“我的人生简历”高三学生徐燕、“勇救落水儿童不留名”六年级学生葛华鹏、“做生活的强者”五年级学生李玉梅等8位同学组成了《感动就在你我身边》优秀事迹报告团,组织到全市各中小学进行巡回演讲。历时两个多月,共巡回演讲87场次,有8万多中小学生受到一次教育,心灵得到一次洗礼。宣讲团每到一处受到师生的欢迎,每讲演一场报告会,不少学生流下感动的泪水,有的学生甚至泣不成声。宣讲团到市光华中学演讲完后,初一城市学生张明深情地说,听了陈维同学的演讲,我的心灵受到一次震撼,他小小年纪生在农村,自己又患有残疾,他勇敢向生活挑战,不向命运低头,而我家中富裕,在家里从来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一遇到困难就退缩,和陈维相比,我感到惭愧,今后我一定以他为榜样,学会做一个强者。在市实验初中演讲结束后,我们听初二学生李浩的一番感言,他说,李玉梅同学生在农村,家境困难,在生活中一根生萝卜当中午饭,却“不和同学比吃穿,要和同学比学习”,而我买衣服逼着父母买品牌,平时零花钱给少了和父母吵,和李玉梅相比差距实在太大了,今后我一定要克服身上的坏毛病。养成节俭朴素的好习惯。市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听了报告会说,菲菲的妈妈腿不好,只能靠拐杖走路,她不因为妈妈是一个残疾而在同学面前丢脸,而是在同学面前扶妈妈。每天放学后,烧饭、洗衣服、扫地都是帮着妈妈干。而我呢,认为父母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我从菲菲身上得到许多感悟,学会了感恩,懂得了一个人对父母不孝、如何谈得上爱国的道理。

同时,在组织巡回报告结束后,溧阳市文明办、教育局在广大中小学生中,紧紧围绕“孝顺服务,关心亲人”、“勤俭节约,艰苦朴素”、“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相互帮助,尊重他人”、“勤奋自立,乐观自信”五个方向的主题,开展了一场大讨论。各中小学充分利用班主题会的形式,组织开展读书征文演讲比赛活动,真正在学生思想上增强道德意识,争做富有理想,品德高尚,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新一代溧阳人。在此基础上,各学校开展了评选“感动校园之星”。据统计,全市中小学有8万人参与了大讨论,收到优秀征文演讲10000多篇,评选出“校园之星”200多名。

 

精心组织一批道德实践活动:让未成年人自己提升自己

 

溧阳市在抓好宣传未成年人优秀事迹和组织大讨论的同时,根据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突出道德主题,组织道德实践活动,引导广大中小学生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在参与中把做人做事的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品格,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成为未成年人的自觉行动。主要开展四个方面实践活动。

1、开展“关心亲人,学会感恩”活动,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好品行。现在的家长尽管自己日常工作劳累,但对孩子很疼爱。怎样让未成年人克服娇生惯养,替父母分担家务,培养他们生活自理能力和对父母的关爱之情,组织开展了“关心亲人,学会感恩”的活动。在活动中,要求学生做到“四个一”,即:每周帮父母做一次饭,每周为父母洗一次衣,每天为父母洗一次碗,每天向父母道一声谢,引导未成年人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市文化小学、实验小学、燕山小学等学校还组织烹饪比赛,邀请10名学生家长作为评委。通过这样比赛,激发学生学习做饭的兴趣,培养了自我生存能力和帮父母做事的孝心。据统计,全市有5万多名未成年人参加了“关心亲人,学会感恩”的实践活动。这次活动,在学生家长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市燕山中学初一学生杨明的家长说,以前自己的小孩,什么都不会,也不想做,现在变了样,手也勤了,嘴也甜了,同以前相比变得懂事了。

2、开展“小手共牵,你我同行”活动,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好品行。在实践活动中,溧阳市文明办会同市教育局在城区15所中小学和30个行政村中开展了“小手共牵,你我同行”的活动,活动主要围绕三项内容,一是要求每个城里学生为农村图书馆捐赠一本以上的健康少儿读物;二是要求有条件的城里学生与一个农村同年级的孩子进行结对;三是要求结对双方每月至少通一次电话,每季度至少写一封信,每半年进行一次互访活动。活动开始后,师生们反响强烈,普遍认为组织开展这样的活动很有教育意义,许多学生家长也纷纷要求加入到这次活动中。据统计,城区15所中小学生共捐书45000多册,城区学生与农村孩子结对达5000余对。

3、开展“我是社区小主任,争做文明小天使”活动,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好品行。溧阳市以暑期社区实践活动为契机,在城区30个社区、15所中小学校,13000余名中小学生中开展了“我是社区小主任,争做文明小天使”活动,先后有100多名学生通过学校推荐、竞争上岗等形式出任“社区小主任”一职,他们带领1万多名学生参加了社区实践活动。一是当“小主任”教育孩子文明礼让。市实验初中学生张运泽担任了钱家社区的“临时主任”,参加社区实践的学生都是他的“兵”,他要求大家以自己为圆心,由近到远仔细排查自己身边的邻里矛盾,组织同学上门做好调解工作。据统计,在社区实践活动中,成功调解邻里矛盾20多家。二是做“小主任”培养孩子的博大爱心,杨晶担任北门社区的小主任后,带领同学深入社区孤寡老人家中,陪老人聊天、帮老人打扫卫生、梳理涮洗、购买日常用品等。据统计,他们为30个社区的孤寡老人做好事达200多件。三是做“小主任”唤醒孩子的责任意识。王俊超担任大营巷社区的小主任,带领同学,成立社区环境监督小分队,日常维护小区绿化,提醒居民不要随意乱扔垃圾,批评一些居民不良行为。在孩子们的努力下,社区的环境明显得到改善。据统计,全市有30多个环境监督小分队活跃在30个社区。居民们发出啧啧称赞:“这样的社区实践活动既锻炼了孩子的能力,同时实实在在为社区居民做了好事,这样教育方法真不错!”

4、开展“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劳动的好品行。在这次活动中,溧阳市充分发挥集中命名的科普教育、劳动观光教育、国防教育等17个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广大未成年人在大自然中心胸得到熏陶,培养未成年人热爱家乡、热爱劳动的情怀。溧阳市文明办根据教育基地的特点,以及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社会规律分别提出不同实践的目的和要求。溧阳市文明办与教育水电科普园联合开展了“节约溧阳,绿化家园”为主题的万人进科普教育活动,全市有3万名中小学生参加了这一活动。近年多来,16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基地接待未成年人近10万人次。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