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范燕青:以民为本 务求实效 实现文明城市建设新突破
发布日期:2009-11-30

  11月26日,我市举行建设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推进大会,市委书记范燕青要求,全市上下要进一步坚定信心、突出重点,迅速行动起来,以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使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在攻坚克难中打开局面,在奋起直追中缩小差距,在跨越发展中进位争先,努力开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新局面,力争到2011年把我市创建成为全国文明城市。

  范燕青指出,建设全国文明城市是市第十次党代会确立的“五大建设”目标之一,是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有机结合的有效载体,是目前我国综合评价城市发展水平的最高荣誉。我市开展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连续三届获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

  范燕青指出,抓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把思想道德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着眼于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基层,用行之有效的制度来保障创建成果。紧紧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紧紧围绕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点工作、重点目标和重点事项,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找准切入点;精心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把那些影响和制约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与人民群众日常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突出问题,作为创建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一件一件抓出成效;把创建工作的重点放在基层,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把城市的每条街道、每条河道、每寸道路、每方草坪的日常卫生保洁工作落实到人头,经常检查,常抓不懈。

  范燕青强调,文明城市创建要突出抓好五项重点工作:提升形象,全力推进“迎省运、促文明”主题活动;创建为民,全力推进“民生实事”项目;突破难点,全力推进“交通畅通”工程;服务发展,全力推进“诚信常州”建设;打牢基础,全力推进“公民文明素养提升”行动。要以明年第十七届省运会在常州举办为契机,精心策划文明礼仪教育实践等重点活动,大力选树创建品牌,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和市民素质。抓投入,美化人居环境,抓管理,强化平安建设,实实在在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进一步完善交通设施,进一步倡导文明出行,进一步加强科学管理。按时完成高架二期建设,加快公交场站、市区停车设施等基础建设,抓紧推进中吴大道、飞龙东路等一批骨干道路拓宽改造;强化“六类车”(公务车、公交车、出租车、工程车、私家车、非机动车)和“五类人群”(机关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社区居民、学生、新市民)的教育管理。系统规划社会信用体系,不断深化政务信息公开,积极培育城市信用文化。大力普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全力实施“公民文明素养提升”行动,引导市民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养成文明习惯,培养“健康向上、热情友好、文明真诚”的新时期常州人。

  范燕青指出,今年,中央文明办调整了测评体系内容和测评方法,全国文明城市的评选从过去的“三年一次测评定结果”改为“一年一测试,三年一总评”,每年的测评分数列入最后的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总分,这对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从明年开始,我市要以城区为单位,每两个月组织一次“市民公共文明指数”测评,测评结果向社会公布,半年度进行点评通报,并将此作为评选文明城区的重要依据之一。各级各部门要以指数测评为导向,准确了解薄弱环节,综合分析症结根源,研究落实改进措施,促进市民文明素质不断提升。

  范燕青最后强调,要完善动力机制,打牢创建文明城市的社会基础;完善领导机制,打牢创建文明城市的组织基础;完善投入机制,打牢创建文明城市的物质基础;完善管理机制,打牢创建文明城市的工作基础;完善教育机制,打牢创建文明城市的思想基础。

  市委副书记邹宏国主持会议。市领导俞志平、路浩、徐缨、陆洪生、王成斌、尚建荣、赵敖祥等出席会议。武进区、市公安局、市城管等部门负责人在会上发言。  (闻铭 顾生庚)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