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童声稚语 100名孩子“快乐宝贝”首场昨开诵
发布日期:2011-05-10

  天气仿佛一下子真的进入了夏天,明晃晃的阳光照得人浑身发烫。昨天上午,在绿地·白金汉宫售楼处,以“争做文明小公民”为主题的第二届常州市“快乐宝贝”幼儿经典诗文诵读大赛的第一场初赛正在这里举行,来自全市各幼儿园的100个孩子用稚嫩童音,诵读了一个又一个经典的诗文和故事,而家长们的参赛热情指数,似乎比温度还高。

  “哎哟,快板摸不着了”

  100个参赛的孩子都在读大班,到底是快上小学的孩子了,举手投足间,明显地比小小孩多了一份沉着和老练。朗诵的内容当然也丰富多彩了许多,除了儿歌和唐诗、寓言故事,还有孩子朗诵起了宋词,甚至古文。

  常州市机关幼儿园的小朋友洑鼎宵今年6周岁,是昨天的2号小选手,他一上台,就赚足了眼球:蓝色的汉服长袍、蓝色的头巾,手里还拿着一把折扇,俨然是个翩翩美书生。一开口,朗诵的居然是刘禹锡的名作《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一边朗诵,一边还摇动着手里的扇子。伴奏的古筝曲《高山流水》,一下子就把意境给烘托出来了。妈妈说,小鼎宵从一点儿都不会到背得比较熟,差不多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又花了两天准备动作。看来,这工夫没白花啊。

  到底还是孩子,虽然貌似老练,天真的小动作也不少。机关幼儿园的尹宣懿上台讲了个《阿嚏怪兽》的故事,小家伙穿着一身夹棉的绿色毛毛虫衣服,还没上台,小脑袋就挂着汗珠了,这么热的天,也真难为他了。讲到一半,他从裤子口袋里使劲地往外掏快板,掏了一会儿没掏出来,急得对着话筒就脱口而出,“哎哟,怎么摸不着了!”把台下的观众和评委都逗乐了。小女生沈秋彤打着竹板来了段数来宝《儿童安全十注意》,大概是10条注意对这么大的孩子来说太多了,数来数去,哈哈,怎么又往回数啦?好在,最后还是数清楚了。

  “我还以为我起劲了,没想到人家比我还起劲!”

  发出这句感慨的是一位小选手的妈妈,她也算精心准备了:早早地就从网上给女儿买了一条漂亮的纱裙。到了现场一看,乖乖隆咚,她这只能算是“基本配置”了。不信?你看啊——

  兰陵幼儿园的四人组合诗朗诵《七步诗》,两个小女生是大红花布褂子,两个小男生是对襟布衫,挺有民族味道,脸上还化了淡妆;红溪幼儿园的一位小姑娘朗诵的是《如果我是小仙女》,背上一对蝴蝶翅膀,手里还拿根仙女的魔法棒;机关幼儿园的洑鼎宵小朋友以一身蓝色汉服出场,妈妈说,衣服是她特意买了布料和花边,画了设计草图,请一位朋友缝制的;李若溪小朋友穿的是一条鹅黄色的木耳花边连身纱裙,再一看,妈妈身上穿的是一模一样的,原来,是妈妈从深圳买回来的亲子装。

  起劲的当然不止是服装搭配上。一些孩子朗诵的诗文是家长亲自操刀,纯属原创,像尤希瑶小朋友的《随心所欲的卡车》,就是妈妈自己写的,沈秋彤小朋友的快板《儿童安全十注意》,是爷爷编的,大人们还有分工:爷爷负责教,妈妈负责设计动作。至于孩子在台上表演,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在台下忙前忙后,全程拍照、摄像,那已经不算风景了。

  来听听评委的建议

  这些建议,对后面几场参赛的小选手们,应该会有些帮助。

  市文化馆培训部主任邓梦兰:家长们的心态普遍很好,重在参与,确实,能走上台来,对孩子就是个锻炼。不过总的来说,大部分孩子还是缺少专业辅导,还是适当需要一些技巧上面的提高。技巧上的东西,包括吐字、语气、声音等多方面。

  常工院新闻与传播专业老师张军:具体点说,比如,对朗诵的诗文的情境的理解,以及相应的表情和语气。不同的情境和角色,要有不同的表现语气,包括抑扬顿挫等等。所以,在题材的选择上,家长要注意把握,比如有些家长让孩子朗诵很成人化的东西,孩子根本不理解,怎么能表现出那种意境?

  中国常州网事业发展部主任高峰:孩子自然流露出来的天真活泼是最可爱的,最打动人的。现场有一些孩子就是表演的痕迹太明显了,太造作了,让人感觉不是孩子在表演,再加上气息的控制上也“过”了,比如声嘶力竭地乱抒情,所以评委没有给出高分。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