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军现代化 建设新武进 |
发布日期:2007-03-01 |
进军现代化 建设新武进 ---武进区在市建设文明城市指挥部成员会议上的发言摘编 武进区根据实际,倒排计划,确保各项工作按序时进度积极推进。下一步,重点将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加快精神文明创建步伐,着力打造和谐的人文环境。一是切实加强公民思想道德教育。紧紧围绕创建文明城区的各项任务要求,深入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武进精神”和“三创”精神宣传活动,进一步凝聚干事创业的力量,振奋跨越发展的精神。积极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突出党政机关、窗口单位、执法部门等重点部位,突出社区居民、青少年和流动人口等重点人群,突出监督管理、制度保障、舆论环境等重要举措,切实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继续深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推进道德实践经常化,大力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二是积极开展“共铸诚信”活动。着力抓好政务诚信、企业诚信、社会诚信三个方面。在政务诚信建设方面,结合“机关效能提高年”和“勤政、廉洁、三服务”竞赛等活动,推行诚信服务,树立政府执政为民的良好形象;在企业诚信建设方面,深入开展 “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文明示范街和诚信规范经营示范店创建活动,形成全行业的诚信联盟;在社会诚信建设方面,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诚信宣传教育,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三是不断深化学习型城区建设。深化拓展学习型组织建设,广泛开展各类主题鲜明的“学习日”活动,进一步加强市民文化素质和技能培训,广泛开展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市民文化素质,全面增强个人和组织的创业意识、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强化民主法治建设,着力打造和谐的法治环境。今年,武进区将牢固树立抓法治环境就是抓发展环境的理念,切实开展“平安法治建设年”活动。一是大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充实基层警力,确保基层一线实有警力占总警力的90%;加强社区警务室建设,年内建成中心警务室148个;继续加大技防投入,年内建成50个技防村(小区);积极做好新形势下的群防群治工作,继续开展企业、村组联防等各种形式的群防群治活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公共娱乐场所、服务场所的治安管理办法,加大对“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的查禁力度。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剧毒化学危险物品和特种行业的管理,及时消除治安隐患。二是做好经常性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以及容易发生矛盾的问题,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责任落实到村委会、部门和单位,明确到人,依法及时解决,确保“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镇(街道)、矛盾不上交”。 三是切实加强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和服务工作。进一步强化管理服务措施,积极为流动人口提供职业介绍、就业咨询、房屋租赁、子女就学、暂住证办理等服务。四是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重点打击严重暴力犯罪、黑恶势力犯罪及有组织犯罪、“两抢一盗”多发性侵财犯罪和各种经济犯罪活动,始终保持对各类犯罪活动的凌厉攻势和高压态势。五是扎实推进民主法治建设。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农民和外来流动人口的法制教育。坚持依法行政,进一步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建立健全法律监督、层级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和专项督查有机结合的监督机制。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积极开展“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活动。 三、全面提升城乡环境质量,着力打造和谐的生态环境。一是加强生态工程建设。以2008年成功创建全国生态区为目标,扎实开展“生态环境创建年”活动。大力实施家园工程。年内完成100个生态村、25个绿色社区、50个环境友好企业建设,14个镇(开发区)创建成为全国环境优美镇。积极实施清水工程。完成电厂、钢厂、化工企业的冷却水循环利用工程。抓好水环境综合治理,6月底前完成武南河拓浚。加快污水处理厂和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横山桥、漕桥等9座污水处理厂在年底前正式投运。继续实施蓝天工程。大力推进天然气利用和禁燃工作,中心城区全面实现禁燃,年内新增天然气用户3万户,用气率达到50%。加快绿化建设步伐。全力以赴完成“四路三河一口”绿化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淹城森林公园和武进新天地两大“绿肺”建设,确保在今年五一长假前建成开放。加快实施清洁工程。建成投运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全区生活垃圾实现集中焚烧处理或卫生填埋,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二是狠抓城市长效管理。中心城区管理方面,着重抓好城市日常保洁等16个方面的管理工作,将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和相关人员,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镇村环境整治方面,着重抓好农村改厕、殡葬改革、绿化、河道(塘)清淤与清理、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建造等工作,做到春节前初见成效、“5.1”前基本达标、“9.28”前接受检阅。同时,继续严厉打击“两违”建设,敢于动真碰硬,公开执法拆违,维护好我区良好的城市建设氛围。 四、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福祉,着力打造和谐的民生环境。今年,排定了30个为民办实事项目,着力打造群众安居乐业的民生环境。一是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年内确保6.5万名被征地农民纳入“城保”体系,农村低保、城镇低保各增加40元、20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深入开展各类扶贫帮困活动,确保实现结对帮扶4000户,投入慈善资金2000万元以上。积极推进武南殡仪馆、社会福利院等项目。二是不断拓展群众增收渠道。年内新增个体私营企业7000户,新增注册资本30亿元,新增城镇就业12000人,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000人,完成城镇失业人员、被征地农民培训15000人。加快推进农村“三大合作”改革,让更多的农民变为股民,加强涉农收费监管,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三是积极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建设武进职教中心,力争2008年初全面竣工。积极配合推进常州市二院迁建等项目。加快新建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文化艺术中心、工人文化宫、武进博物馆等项目。大力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确保年内送戏、送电影下乡各200场。四是切实满足群众生活需要。积极改善出行条件,年内改造县乡公路、镇村道路55条,约80公里,改造农危桥30座。积极改善购物环境,对28个农贸市场进行改造。积极改善居住条件。中心城区年内开工安置房70万平方米、竣工100万平方米,开工建设商品房150万平方米、竣工100万平方米,同时建设一批新市民公寓。积极实施老小区改造工程,年内对北建、花园两个老小区进行改造。 |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