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牵手邻里·共倡和谐 ——首届社区邻里节活动成效可喜
发布日期:2007-03-26

 

牵手邻里·共倡和谐

                 ——首届社区邻里节活动成效可喜

 

社区邻里节2月份启动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重视下,在各辖区、街道、社区的积极配合下,在全体居民的广泛参与下,我市五个辖区近200个社区以春节、元宵节、志愿者服务日、三八妇女节、植树节等为契机,围绕邻里学、邻里情、邻里乐、邻里亲、邻里颂五个方面开展了一系列促进邻里和睦、社区和谐的活动,并产生了预期的效果。它不仅提供给社区居民一个很好的展示自我的平台,而且加深了邻里之间的感情,有效地推进了和谐社区的建设。

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系列活动有序开展

我市四套班子的领导对首届社区邻里节的举办表示高度的重视与支持,并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市文明办及时策划、组织和监督社区邻里节活动的开展,及时编发简报、工作动态,并设立了“首届社区邻里节”专栏;司法局、文化局、卫生局、体育局、科协为邻里节专门制作了展板,到各街道、社区进行展览和宣传;各辖区、街道、社区及早策划、拟定方案,积极筹备开幕式,并抽出力量专门负责社区邻居节活动……正是这方方面面的支持,确保了首届社区邻居节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邻里节活动丰富多彩,和谐社区建设有力推进

“邻里学”为社区居民开辟了学习的新途径,让社区居民在学习中不断增进彼此的感情,促进了居民整体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形象的提高。如天宁区茶山街道丽华一村百名老人学两会叙“邻里”、天宁区兰陵街道工二社区开展“现代文明礼仪互赠共学”活动、新北区三井街道藻江社区开展社区学习日活动等。

 “邻里情”密切了邻里关系,增进了邻里友谊,为社区居民营造了“社区大家庭的和谐氛围,让社区居民在温暖、和睦的“大家庭”中找到了家的感觉,有了一种归属感。如钟楼区荷花池街道西新桥二村二社区开展“邻里树常青、邻里情永存”活动、天宁区勤丰村委与丽华二村社区联合举办“邻里和睦相处、同创和谐家园”结对共庆活动、天宁区红梅街道虹景社区开展 拜年送“亲情卡”活动等。

“邻里乐”社区居民架起了沟通互助、分享快乐的桥梁,提供了谈心、交流的渠道,让社区居民在活动中彼此增强信任感,释放工作上的压力和生活中的烦恼,为文明和谐社区的建设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如天宁区兰陵街道浦南社区邻里同乐创和谐、天宁区茶山街道富强新村社区邻里结伴去旅游、钟楼区五星街道勤二社区开展“老年人长跑迎新春”活动等。

 “邻里亲”让我们看到了比邻而居的人们心与心之间的和谐,拉近了社区居民之间的心灵距离,呼唤了邻里之间的真情,让社区居民之间的真情常在,温馨长存,使“和谐”与“关爱”的音符在社区的每一个角落跳动。如钟楼区南大街街道文亨花园社区青少年温馨助困、钟楼区南大街街道怀德苑社区开展关爱新市民健康活动、天宁区红梅街道锦绣社区开展“助困创和谐、邻里显真情”活动等。

“邻里颂” 让居民看到了社区中的典范,促进了邻里间的和睦互助,感受到了邻里间流淌着的真情,了解了邻里之间的关心不在于轰轰烈烈,不在于长篇大论,只要用心、留意,都可以去感动他人,促进和谐。如钟楼区南大街街道东头村社区的低保户掏出60元钱助邻居、天宁区雕庄街道隆重表彰首届“文明新家庭”、邻里助,温暖一家人——记好邻居戴月英等。

三、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社区凝聚力大大增强

    近两个月的社区邻居节活动,使居民之间从不熟悉到熟悉,从平常的点头之交到现在的相互关心,关系越来越融洽。现在,很多社区居民都能主动关心社区的工作,主动反映社区的情况,居民自治的意识也增强了;邻居节活动,使社区居民认识到了社区的重要性,认识到了在现今越来越冷漠的人际关系中,社区开展的各种寓教于乐的活动,对社区居民的影响力;提高了社区的凝聚力、向心力,为社区今后开展各项工作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此外,社区邻里节活动的开展,不仅加深了邻里间的感情:邻里之间的隔阂少了,理解沟通多了;矛盾纠纷少了,关心帮助多了;家庭不和少了,尊老爱幼多了。而且,各项社区邻里节活动的组织、开展,促进了社区干部在学中干,在干中学的好风气,拓宽了他们的工作思路,加强了他们的组织、领导和协调能力,提高了他们的整体素质,推动了和谐社区、文明城市的建设。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