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关于印发《百万市民学礼仪活动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1-04-21

各辖市区文明办、市各有关部门(单位):

  为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营造知礼守礼、健康文明的良好社会风尚。经研究,决定在全市开展“百万市民学礼仪活动”,现将《百万市民学礼仪活动方案》印发给你们,望认真组织实施。

  常州市文明办

  2011年4月15日


百万市民学礼仪活动方案

  为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在全市营造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为建设文明城市奠定坚实的基础,根据关于开展“讲道德、树新风——做一个文明常州人”主题活动的意见,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建设更加文明、自豪和幸福的新常州为目标,引导市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参与城市文明建设,通过普及文明礼仪知识,开展文明礼仪实践,形成文明礼仪规范,营造人人讲文明、懂礼貌、守秩序的社会氛围,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二、工作目标

  广泛开展“百万市民学礼仪”活动,对公务员、学校师生、窗口行业职工、社区居民、新市民等不同人群,有针对性地分层分类施教,重点学习社会礼仪、生活礼仪、职业礼仪等知识,让礼仪规范进机关、进学校、进服务行业、进社区、进新市民群体,形成人人讲文明、个个懂礼貌的社会氛围;通过礼仪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市民提高文明意识,增长礼仪知识,遵守礼仪规范,摒弃不讲道德、不讲文明等陈规陋习,使市民遵守公共道德的自觉意识明显提高,城市公共场所文明程度明显改观。

  三、活动内容及安排

  (一)普及文明礼仪知识(2011年4月-7月)重点开展以下四个方面的教育培训。

  1、加强机关干部文明礼仪教育。以为民服务为宗旨,不断完善发展政务礼仪,加强对公务员个人礼仪、公务礼仪、交往礼仪、会议礼仪、文书礼仪、电话礼仪等方面的教育,推行党政机关干部的礼仪规范,教育机关工作人员文明礼貌、助人为乐,以自己的文明言行为市民做出表率。

  2、加强窗口行业职工文明礼仪教育。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大力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积极推广服务礼仪、职业礼仪、仪表礼仪、商务礼仪、语言礼仪、公关礼仪,提高行业窗口质量,为社会提供优质规范服务。

  3、加强大中小学师生文明礼仪教育。充分运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对大中专院校和中小学师生进行教师礼仪、学生礼仪、公共礼仪和家庭礼仪教育,引导教师教书育人、率先垂范,教育学生从文明礼貌开始,从礼节规范入手,从实际出发,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提高讲文明、讲礼貌、知礼节、守礼仪的自觉性。

  4、加强社区居民和新市民文明礼仪教育。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公益广告和道德讲堂等多种形式和阵地,对社区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进行文明礼仪常识、社会公德规范和爱护公共设施、讲究公共卫生、恪守文明出行、遵守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宣传教育,使广大社区居民和新市民在文明用语、礼貌待人、爱护环境、讲究公德、遵纪守法等方面有明显进步。

  (二)实践文明礼仪行为(2011年7月-8月)。

  1、开展各个层面的实践活动。在学习文明礼仪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分层次、有计划地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不同重点,组织开展学习讨论,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礼仪实践。要充分利用社区家庭文化活动、文体团队活动、职工职业道德践行活动、青少年道德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动员机关干部、窗口服务行业职工、社区居民、新市民和青少年学生积极开展礼仪实践活动,把告别陋习,告别不文明行为等变成每个市民分享文明成果的权利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学习礼仪知识的良好氛围,促进广大市民养成文明习惯,在共创中同享文明礼仪成果。

  2、新闻媒体要围绕文明礼仪教育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辟专题专栏,搞好宣传策划,有针对性地进行舆论引导。各区、各单位要注重典型宣传,及时宣传上报文明礼仪活动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效,形成浓厚的文明礼仪宣传氛围。

  3、组织社会舆论监督。结合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组织新闻媒体,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监督员,对党政机关、窗口服务行业、大中小学校及公共场所的文明礼仪行为进行监督评判,督促礼仪行为的实践。

  (三)展示文明礼仪成果(2011年8月-10月)

  在全市广泛开展文明礼仪宣传教育的基础上,组织开展文明礼仪网上知识竞赛,开展以文明礼仪为主题的网上大讨论,对全市文明礼仪教育活动进行总结交流,推进全市百万市民学礼仪活动形成高潮。

  四、工作要求

  1、认真策划,在广泛普及上下功夫。文明礼仪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塑造常州形象、培育市民良好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各级、各部门要依据《方案》,制定实施计划,明确工作责任,加强协调指导和督促检查,推动工作的落实。各区、各单位要结合文明城区、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群众性创建活动,广泛深入地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利用我市道德讲堂阵地,广泛发动市民群众,参与文明礼仪普及教育活动,尽可能多地扩大教育的覆盖面。各级党政机关要发挥表率作用,带头参加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工会、共青团、教育局和妇联组织要充分发挥工作网络健全的优势,最广泛地组织动员各自联系的群体参加活动。

  2、加强典型宣传,在榜样示范上下功夫。活动中,要大力宣传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先进事迹,不断发现、培养各行各业和广大人民群众身边的先进典型,并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学先进、讲礼仪、争做文明常州人的浓厚氛围。

  3、加大舆论导向,在营造氛围上下功夫。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作用,采取开辟专栏、制作专题节目等多种形式,逐步加大宣传力度,积极配合各项活动,及时报道活动的开展情况和成功做法,加大舆论监督力度,对损坏公物、乱扔垃圾、闯红灯、跨护栏、乱穿马路等不文明行为进行批评曝光。同时,要运用互联网、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等载体,扩大宣传覆盖面,增强整体效应。

  4、整合社会资源,在形成合力上下功夫。各级文明办要加强活动的组织协调、联络服务工作,要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形成活动持续深入开展的工作合力。同时,要增强长期抓好市民素质教育的责任意识,建立部门联系、信息交流、督促检查等制度,加强教育引导,各项活动都要立足基层,面向大众,便于群众参与,发挥基层单位、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上下呼应、全民参与、全面推进的生动局面。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