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我市召开文明办主任会议,部署2008年工作
发布日期:2008-02-01

我市召开文明办主任会议
部署2008年全市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1月21日,我市召开文明办主任会议,两市五区、文明办主任、副主任及市文明办全体人员参加会议。会上,各辖(市)区文明办汇报交流了2007年工作情况和2008年工作设想,市文明办副主任汪明光对2007年主要工作进行了回顾,并对2008年工作作了部署。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张火炫对如何抓好文明创建尤其是2008文明城市创建,提出希

望和要求。
2007年,我市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亮点工作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即文明城市建设进展顺利、首届“社区邻里节”成果喜人、全国、全省道德模范评选捷报频传、“在阳光下健康成长”系列活动成绩斐然、文明创建亮点培育初显成效。尤其是溧阳“留守儿童温馨家园”、 钟楼“文明社区创建一居一品”、武进“牵手新市民、共建新武进”等具有鲜明

时代特点并且形成品牌。
2008年,我市的文明创建要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积极推进文明城区、文明社区、文明行业、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基础性创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现代文明程度,为创建市民满意认可的文明城市做出新的成绩。
一、以测评体系为标准,深入开展对标达标活动
一是逐条对标,加强整改,争取全面达标。按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试行)》的七个方面(六大环境建设和创建活动)的要求,抓好任务再落实,针对测评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加大整改力度,逐条对标达标。尤其在环保指标、森林绿化指标及环境卫生指标方面,结合我市创卫、创园,大力推进城乡绿化“八大工程”,实现“让城市走进森林、让森林拥抱城市”目标。与有关部门联合行动,开展节能减排系列行动。与推进城市长效管理点评制度有机结合,加强游商浮贩、公共设施、沿街店铺管理,改进城郊结合部、街道与街道、城区与城区交接地带的环境卫生和交通秩序,同时完善督查考核制度,建立常态管理机制,提高整体创建水平。二是广泛宣传,深入人心,提高市民文明素养。编印《市民手册》,弘扬市民精神,倡导良好公德。开展“五个养成”(行人不横穿马路,车辆不乱停乱放,垃圾不扔乱倒,摊点不乱设乱摆,广告不乱贴乱挂)教育活动。制作一批公益广告宣传牌、宣传画,制定文明城市宣传提纲,发至机关、单位、社区、家庭。在新闻媒体开辟“文明在线”等文明城市创建专栏,对六大环境和基础创建推出系列报道,营造创建氛围,形成创建声势,提高市民对创建文明城市的知晓率。三是夯实基础,探索创新,培育文明创建亮点。不断完善修改各类文明创建考评办法,与文明城市考核指标体系内容相结合,突出和谐创建、人际互助、慈善捐助、群众对城市人居环境、文明创建、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认可度和满意度。使文明社区、文明城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村镇等基础创建与文明城市考核指标融入一体,互相促进。深化社区邻里节活动,开展以和谐文化为主题的邻里节,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在窗口行业中开展优质服务示范活动,推动行业诚信建设,着力建设“消费者放心城市”;以村容整洁为切入点,积极推进文明村镇建设,积极探索“村企结对”等新路子,绿化美化环境,不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创建工作,形成“争做文明人,共创文明城”的浓厚氛围。此外,精心培育,挖掘潜力,打造文明城市创建常州品牌。在“社区邻里节”、“公园免费开放”、“公交爱心卡”、“常州慈善经验”、“快速公交”等民生工程形成常州特色。再度挖掘我市创建潜力,精心培育一批基层文明创建亮点品牌,力争七个辖市区对各自的亮点精心培育,使文明创建七彩纷呈,成为常州的亮丽“名片”。
二、以公民道德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
一是开展“十大道德模范”、“百佳文明市民”评选活动。按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为重点,联合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常州日报社、市广播电视总台,在全市开展常州市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并以此作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有力抓手,作为广大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有效载体,评选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道德模范,发动学习身边的道德典型,在全市上下形成学习、宣传道德模范的热潮,为“全面达小康,建设新常州”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与此同时,把落脚点放在基层社区,继续开展“百佳文明市民”评选活动,以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的积极性。二是积极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以迎接2008北京奥运为契机,开展文明风尚宣传普及、赛场文明、窗口行业文明服务、奥运志愿服务、“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城乡环境综合改善、文明交通行动、提升公民旅游文明素质等系列活动,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切实提升市民文明素质。三是深入开展文明交通工程。围绕“文明行车、文明停车、文明乘车、文明行走”主题,以“迎接奥运,文明停车,文明乘车”为重点,开展各种形式的文明交通宣传教育活动。在出租车行业开展“争当文明使者活动”,引导出租车司机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使出租车良好的服务形象成为常州文明城市的一道风景。在公交系统开展文明线路评比,引导公交司机尊章守纪行车,用真诚、热情的语言和优雅、规范的举止文明待客,通过公交车良好文明的服务感染广大乘客文明乘车,使城市公交车成为公民道德实践的互动平台。在机关公务车中开展“文明行车树形象、遵章守纪做标兵”活动,通过发出倡议、评选先进等具体活动,引导公务车司机做“文明行车、遵章守纪”表率,规范公务车行车行为,影响和带动全市驾驶人形成文明行车的良好风气。四是广泛开展社会志愿服务活动。继续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广泛开展志愿者实践活动,扩大志愿服务的对象、范围,增强志愿服务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充分宣传志愿者精神,结合2008奥运会、文明城市考评和2010年省十七届省运会在常州召开之际,开展“奥运情、文明行、志愿心”、“文明交通志愿服务一日”、“志愿服务迎省运”等主题活动,广泛宣传文明言行,传播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动员更多的人加入志愿服务行列。
三、以 “在阳光下健康成长”主题实践活动为基础,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一是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开展好“百名感动校园之星”、“十星优秀少年”等评选活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加强学校德育,建好主阵地,做到德育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网络。加强道德实践,继续组织百万青少年走进爱国主义基地,开展爱国主义征文、红色旅游等活动,大力开展感恩教育、综合社会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活动,让未成年人在道德实践中自我成长、提升品格。二是优化社会文化环境。开展社会文化环境“环保工程”,加强长效机制的建设,加强网吧、游戏场所和图书音像市场的管理,进一步优化社会文化环境。“禁止”与“引导”相结合,“管控”与“建设”相结合,“监督”和“自律”相结合,通过公安、文广新、工商等部门联合执法,对网吧治理形成高压态势。加快社区书吧、社区亲子网吧、绿色网吧连锁、爱国主义影院在线等建设,让学生在健康的文化环境中成长。三是推进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建设农村家长学校,普及现代家庭教育知识。联合教育、妇联等有关部门,开展“农村家长学校推广工程”,在每个乡镇中小学设立好家长学校,建立起家教理论研究、知识宣讲、家教督导、家教志愿者四支队伍。开展城乡帮扶活动,加快阵地建设步伐。结合特色文化村镇建设,发挥武进卜弋的锡剧、金坛金城镇的剪纸、溧阳戴埠的太平锣鼓等地方特色文化对未成年人的引导作用,培养未成年人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四是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工作机制。确定年度重点项目,明确责任部门,实行项目化推进,年中进行督促检查,年底进行考评。制定实施《常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体系》,进行工作测评,报告考评结果,促进工作开展。注重教育资源的整合,建设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指导中心,更好地为未成年人服务。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