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警方“三部曲” 助推文明城市创建新方式 |
发布日期:2011-06-21 |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武进区公安局紧紧围绕“打好硬仗,不失一分,志在必得,必求全胜”的标准和要求,强势启动、强化举措、强力推进,全力确保公安机关创建任务高质量、高标准完成。 强化交通管理 奏响城市交通“畅通曲” 一是重拳出击抓整治。对城区核心区3纵6横道路19个重点路口,实行交巡警 “大队包片、中队包线、民警包岗段”的“网格化”勤务模式,对交通违法行为开展高强度、高密度的集中整治。该勤务模式实行以来,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3.3万起,同比上升9%。二是上下联动强管理。组织全体机关民警参与城区13个重要路口的执勤工作,全体执勤民警每天分三个时间段4个小时,开展交通劝导和路面盘查工作,积极策应交巡警交通秩序管理,进一步增强了城区社会面的见警率、管事率。机关民警参与执勤以来,共盘查非机动车2085辆,劝导交通不文明行为2500余起。三是完善设施保安全。开展“交通设施大排查”行动,对道路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等交通管理设施设置和运转等情况进行了全面排查,共排查出各类问题45项,并及时通报了交通、建设、规划等部门。四是宣传教育倡文明。部署2辆交巡警交通安全宣传车,深入社区村组、建筑工地、集贸市场、超市广场、市民公园等地,通过播放宣传视频、发放文明交通倡议书、摆放展板、现场文明出行签名等形式,积极开展教育宣传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共播放视频68场次,摆放展板200块次,发放文明交通倡议书5000余份,回收文明出行签名承诺书4800余张。同时,会同武进区教育局专门制作了“绿色上网、文明上网”动漫宣传片,挂在武进区公安局和教育局的主页以及武进区所有网吧的客户机上,对广大网民开展网络安全教育。 深化治安管控 奏响社会治安“平安曲” 一是以涉车犯罪为重点,严打刑事犯罪。紧盯老百姓反响强烈的涉车违法犯罪,进一步强化打防管控措施,努力增强群众安全感。今年1-4月份,共破获“三车”案件211起,同比上升4.7倍,其中,破获盗窃电动自行车案件123起,同比上升9.25%。收缴赃车137辆。4月初,通过缜密侦查,破获了省厅挂牌督办的湖塘镇人民商场、中医院附近30余起盗窃电动自行车案件,抓获皮波(男,29岁,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人)等犯罪嫌疑人2名,涉案价值5万余元。二是以场所管理为重点,严格治安管理。为进一步净化社会空气,组织警力对武进区“三类”场所开展了拉网式清查,全力整治洗浴场所组织卖淫、歌舞场所淫秽表演、游戏室公开设赌、娱乐场所吸毒以及开设黑网吧等治安顽症。行动中,共检查各类行业场所350家次,查处涉娼案件18起,查处赌博案件88起,查处“黄赌毒”违法犯罪嫌疑人员96人,取缔无证无照经营场所5家,处罚11家,收缴赌博机130余台,排查出黑网吧19家。三是以压降案件为重点,严密治安防控。将巡防大队巡逻力量全部投入城区街面,对城区易发案部位开展24小时不间断巡逻。通过有效防控,今年以来,武进城区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了3.6%。 优化服务举措 奏响服务民生“和谐曲” 一是深化开门评警,提升警民关系和谐度。将“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作为服务群众、和谐关系、宣传文明的重要载体,通过警民恳谈会、警营开放日、警民相约警务室等爱民实践活动,营造了警民携手共建文明城市的良好氛围。1-4月份,武进区公安机关共开展各类警民互动活动400余场次,走访群众5000余人,化解各类矛盾纠纷700余起,发放慰问金10万余元。二是加强窗口建设,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基层派出所和窗口部门在加强自身形象建设的同时,积极丰富服务举措、拓展服务方式,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全区电动自行车上牌点坚持节假日服务制,今年以来,已为群众办理牌照30万余副;出入境管理部门畅通急事急办绿色通道,今年以来,已为申请人开通紧急申请32份;全区各派出所为群众提供送证上门服务,今年以来,已为群众上门送证800余份。三是规范执法行为,提升公安机关公信度。 以《基层所队内务管理达标重点》为抓手,狠抓基层所队、执勤岗亭内务建设和文明窗口创建工作。落实每月一次的内务检查,重点解决脏、乱、差现象和民警言行举止不规范、警容风纪不佳等问题;推进内务管理试点工作,重点解决设施不统一、环境不整洁等问题;深化“在警营建功,为党旗添彩”主题实践活动,积极争创群众满意窗口服务单位,重点解决为民办事冷、推、硬等问题。开办春训班,组织336名中层以上干部开展教育整训,进一步提升了规范执法水平。制订下发《武进区公安局民警问责办法》,就问责事项、问责结果、问责程序等进行了明确,为规范全局民警执法执纪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