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戚大街社区“流动书屋”天天到校门口“出摊”
发布日期:2011-05-16

  放学了,戚墅堰实验小学二年级的杨盛杰走到校门口,一眼就看见门口那辆小推车又“出摊”了,上面堆了100多本图书,书摊旁已围了好几位小朋友。杨盛杰搬张小凳子也坐在小推车旁,拿起一本少儿读本,兴致勃勃地边看书边等家长。

  学校放了学,但家长临时有事不能准时来接,这段时间孩子到处晃又不安全,怎么办?这辆小推车,就是前不久戚大街社区联合区检察院、区团委、区交警等7家单位,设立的“四点钟课堂——流动书屋”,专门帮助“迟到”的家长解决后顾之忧。每天下午3点40分学校放学时,两名社区干部和辖区民警就推着“流动书屋”等在校门口了,在社区看书做作业,一直到下午4点40分“收摊”。如果到时还有没家长来接送的学生,则由社区的志愿者带回社区的“四点钟课堂”,并向家长打电话报平安。

  戚大街社区方书记说:有一次,家长丁女士到社区说起,由于工作忙下班没准点,有一天竟忙得忘记了接小孩,等她来接的时候,孩子不在校门口了,后来在商场找到了乱逛的孩子,惊吓不小。“她说要是社区能帮忙解决一下临时救急问题就好了。我们跟学校、家长也沟通了一下,发现这个情况蛮多的。”戚墅堰实验小学一位高老师说,学校1060个学生大部分是新市民子弟,家长经常不能准点来接孩子,总有一批学生放了学,要么等在校门口,要么就在附近的商场逛,这个情况让学校也蛮担忧的。

  为此,戚大街社区组织了500多册图书,定做了一只长约1.2米的小书箱,装了4只轮子,可以推着走,小书箱可以放100多册书,每天放了学由社区干部推着到校门口,还带了一些小凳子,学生可站可坐,自行借阅图书。一年级2班李家辉的妈妈每天来得比较晚,以前他总是在校门口干等,有时要等1个多小时。自从有了“流动书屋”,李家辉就成了常客,这不,他正拿着一本《谜语大全》看得津津有味:“有书看,等妈妈来接就不心焦了。”

  “孩子有了书看,就不会走得太远,流动书屋从一定程度上帮助学校解决了滞留学生的安全问题,也缓解了校园周边治安、交通的压力。”戚墅堰实验小学陈跃老师说。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