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特别报道:慈善之城 |
发布日期:2011-05-16 |
慈善,是一个城市文明的基石。 如同一盏明灯,在温暖受助者的同时,它的光芒也照进每个人的心堂。也因为这一点光芒,每当爱心集结号吹响,踊跃响应的声音中,总是有你也有我。 我们或许还能清晰地记起2005年那个冬天,随着常州市慈善总会成立,一盏明灯在古城常州腾空而起,迅速照亮龙城大地每个角落。在随后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全市慈善基金从1189万元一下跃至10.36亿元,每年救助的人数也由数百人发展到万余人。全民慈善的巨大能量由此爆发。 2007年,新北区、天宁区、钟楼区和戚墅堰区相继成立慈善分会,在此前后,各街道社区陆续建成并开放了慈善超市,由此我们在全市范围内建立起三级慈善组织,实现了城区、街道、社区慈善功能全覆盖。 至2010年底,全市(含武进、金坛、溧阳)累计募集和认捐慈善基金总额已达17.32亿元。仅2010年一年,全市各级慈善会就发放救助金9069.21万元,救助各类困难群众6.99万人次。五年来,全市各级慈善会共直接发放救助金3.2亿元,救助各类困难人群35万余人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无论是慈善基金规模还是救助对象规模,常州在全国地级市中均走在了前列。 回顾这一段慈善路途,我们欣喜地看到,身后留下的一串串脚印,清晰而坚实。 慈善常州模式成慈善界“伟大创举” 资金募集是市慈善总会最主要的工作之一。据工作人员介绍,我市慈善资金的来源主要有四个途径:认捐基金的增值金、每年的“慈善一日捐”活动、现存账面资金的增值和市民日常捐款。其中,认捐基金的增值金是最主要来源。 先来看一组数据: 2005年初,常州市本级慈善资金总额为1189万元; 2005年底,常州市当年创始基金1.8亿元,资金总额近2亿元; 2006年底,常州市累计募集和认捐慈善款总额达10.36亿元,跃居全省第一,全国前列; 2008年底,常州市累计募集和认捐慈善款总额达14.34亿元; 2010年底,常州市累计募集和认捐慈善款总额再次实现重大突破,总额达17.32亿元。 不难发现,快速增长的数据中,正编织着一个“一年筹集善款10亿元”的神话。而个中奥妙,曾经被原国家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促进司司长王振耀盛赞为“是中国的奇迹,伟大的创举”。 究竟是什么样的经验,让常州慈善事业在5年时间里,实现了如此大的跨越,并成为慈善界的“伟大创举”呢?要探寻这个问题的答案,还得从“慈善常州模式”说起。 我国慈善界通常的做法是,捐赠者将善款一次性悉数捐给慈善机构,所有慈善基金均由慈善机构运作。而常州市则开创了“灵活多样、可供选择”的捐赠方式:一是“一次认捐、按息捐赠”的方式。该方法自推出以来,市慈善总会先后与100多家企业签订了认捐协议,认捐总额达3.15亿元,每年收取7%认捐增值金,每年实际到账1800万元左右,到账率保持在90%左右。 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双赢”的做法。从认捐企业的角度看,捐助的基金,受市慈善总会委托,本金可以留在企业,这样既可以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实现回报社会的愿望,同时又不会影响企业资金的正常运作,而且,还能够提升企业的形象和声誉,扩大社会影响力和认同感。从慈善机构的角度看,每年收取7%利息作为增长基金,既有利于做大基金规模,又有益于降低基金运作的风险,有助于实现基金增值的最大化。 常州模式传开后,社会各界好评如潮,《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央级媒体多次来常报道。大家普遍认为,“慈善常州模式”的成功之处在于,建立了一套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公益慈善运作体制和有利于迅速募集慈善资金的运营机制,建立和完善了以政府为主导、慈善为重要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有力地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常州慈善也因此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一面旗帜。 随着慈善事业在古老的龙城大地蓬勃发展,创新的光芒也开始不断在资金募集的过程中闪耀。此后不久,我市又推出了第二种和第三种创新的捐赠方式,同样被社会各界所称道,即“一次认捐,分年捐赠”的方式和“定向捐赠,冠名基金”的方式。市慈善总会确定,认捐企业可以按照协议的规定,分年进行捐赠,期限在10年以内,直至捐赠完毕;对于认捐1000万元的企业,可根据其意愿,实行定向冠名救助。 创新,带来了常州慈善的“裂变”,也使得常州慈善这盏明灯越发光彩夺目。 #p# 市慈善总会5年“六助”: 10012.6956万元 惠及困难人群12.1185万人次 2010年末,我市户籍人口已达360.8万人,其中有多少是困难群众?据统计,起码占全市人口的3%。这部分人的生活、学习、医疗等等如何得到保障?总会在多年摸索中形成了以助医、助学、助残、助孤、助老、助困为内容的“六助”保障体系,并在开展过程中具体落实为“集中救助与临时性救助相结合,一次性救助与经常性救助相结合”,使有限的资金切实用到最需要帮助的人身上。 【助医】 今年3月9日,接受了骨髓移植术的白血病少女贾静顺利出院。去年12月,病中的贾静欣喜得知,自己的骨髓配型已经找到,但手术加治疗费约需35万元,父母都是普通农民,根本无力承担如此高昂的医疗费。一家人因此一筹莫展。在这场爱心接力中,我市一位不肯留名的爱心企业家得知此事后,委托市慈善总会捐款25万元,凑齐了贾静的全部手术费。 “除了说‘谢谢’,我真不知道还能怎么表达了。”贾静父母的话虽然朴实,却道出了众多接受大病救助的家庭的心声。 作为“六助”中的一大重点,市慈善总会的助医项目近年来在全市得到稳步实施。2009年,总会对1656名低保、低保边缘和一般困难家庭的大病困难群众分别按照每人6000元、5000元和4000元的标准实施了救助,集中发放慈善救助金850.8万元,同时对46名患病并急需救助的困难群众发放医疗救助金38.5万元。2010年,又对市区困难群体中患有白血病、尿毒症、恶性肿瘤等三类大病的患者进行医疗补充救助,共发放大病医疗救助金905.7万元,救助1773人次。众多困难患者由此渡过难关,重拾生活信心。 由于在助医方面的突出成绩,市慈善总会“大病关爱”项目荣获2009年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项目)奖。 【助学】 和其他同学比,周勇的工作实在算不得好,在街道担任社会工作者,收入只有1000多元,每天做的都是些细碎而繁琐的工作。但是周勇却把这个看作回报社会的最佳岗位,安心地一待就是两年。他深知如果不是社会帮助,两年前,他不会顺利毕业。 周勇本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2005年考上常州电视大学,可就在大学二年级时,一场大病把他推到了痛苦边缘,只得休学治病,家中好不容易积攒的一点钱全部花在治疗上。考虑到他家的情况,两年后当周勇重返学校时,社区主动帮他申请了慈善助学金,让他安心完成学业。 帮助贫困学生解决上学难问题,我市自2007年起,汇集市慈善总会、市妇联、市工商联、团市委、市总工会、市教育局帮困办等多家单位,每年召开慈善助学联席会议,资源共享,确保应助尽助。2009年,市慈善总会对948名贫困家庭学生按照本科生每人3000元、大专生每人2000元的标准,集中发放慈善助学金241.1万元。2010年,发放救助金222.8万元,救助858人次。 【助残】 常敏,自幼下肢残疾。离不开轮椅,日常琐碎全靠丈夫操持,两人相依为命。23年来,常敏一家人搬了16次家,到处寄人篱下。尽管生活中要承受的苦难众多,常敏始终保持着她的坚强乐观。然而不幸的是,去年,她被诊断出患有宫颈癌,且已经到了中晚期,需要4次化疗加上多次放疗,那意味着很大一笔支出。2010年12月27日上午,市慈善总会工作人员带着1万元现金来到了常敏身边,希望帮助她渡过难关。 扶残助残也是慈善工作的题中之意。2009年,市慈善总会对68名残疾人实施救助,共发放救助金74.13万元。2010年,对因突发事件致残、未获得赔偿的困难家庭以及公益机构需康复治疗的残疾人,我市又发放助残金42.8万元,惠及105人次。 【助孤】 孤儿是人群中最困难、最需要得到社会救助的弱势群体,他们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由于父母双亡或父亡母离等种种原因,失去家庭的关爱,无法享受天伦之乐,生活十分困难。对于这些求助孤儿,市慈善总会从生活到学习竭力给予帮助,2009年共救助孤儿586人,发放救助金68.16万元。2010年,发放助孤金76.24万元,救助718名孤残儿童。 【助老】 孤寡老人是弱势群体的一大部分,他们大多失去劳动力,身边没有子女和亲人照料,迫切需要社会的关心与帮助。结合元宵、重阳等节日,我市连续多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慈善送温暖”活动,同时通过购买医疗、护理、康复等设备,建立实体项目,对市区空巢困难老人和农村五保老人因患重病需住院治疗或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救助者进行救助。2010年,共投入164万元,惠及312人次。 【助困】 低保和低保边缘困难户是一个数量不小的群体,也是各级政府“保民生、促和谐”的工作重点。慈善救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力量,在其中应贡献相应的力量。市慈善总会积极发挥慈善超市扶贫济困的平台作用,利用覆盖全市的慈善超市,切实为生活困难家庭提供贴心帮助。2009年,市慈善总会提供66万元,4分会提供146.4万元,补助全市慈善超市,惠及2.2万人次。2010年,市慈善总会又投入66.88万元,4分会投入249.25万元,通过慈善超市平台,对市区困难家庭12643人次实施以实物为主的救助。 据统计,自2005年底至2010年底,市慈善总会累计开展6次慈善助医活动、5次慈善助学活动、5次慈善助老活动、5次慈善助残活动、5次慈善助孤活动、3次助困活动。五年间,累计集中发放救助金10012.6956万元,惠及困难人群12.1185万人次。 如果说发放现金物资的传统救助,解决的只是困难群众的一时之急,在遇到需要长期帮扶的困难,特别是一些慈善机构面临的困难,会显得有些力不从心。那么,市慈善总会自2007年起进行开发的实体救助项目,就是对应急救助的一项重要补充,以及对长期帮扶的一项有益探索。 所谓实体救助,主要是以项目的形式资助慈善机构,帮助改善硬件设施,以便慈善机构长期帮扶有需要的困难群体。主要方式有3种:参与合作、委托管理、招募。通过社会力量的参与,发挥扶危济困的作用。 慈善实体救助项目的推出,与已有的慈善集中救助形成了常州慈善救助的一张网络,实现了救急与济困的结合,它变一人所用为多人所需,变一次救助为长期帮扶。满足了更多人的需求,取得了很好的实际效益和社会效益。 #p# “一张纸”献爱心:6520吨废纸救了55名先心患儿 一张废纸能做什么? 答案不尽相同。但常州给出的答案,无疑是最特别的——一张废纸能够“补心”。 2011年4月16日,随着4个月大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子涵被缓缓推出市儿童医院儿科手术室,我市“捐出一张废纸、奉献一片爱心”活动成功救助的患先天性心脏病困难家庭儿童增加至55名。 2008年,市慈善总会、团市委、常州志愿者总会联合发起开展“捐出一张废纸、奉献一片爱心”活动。通过常州电视台等媒体,广泛宣传,在社会倡导“节约资源、环保低碳、爱心助人”的理念,活动推出后,迅即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响应。3年间,万千常州人的点滴善意不断汇聚成甘甜的心泉。蹬三轮车的街道团委书记,建网站的年轻医生,送豆腐的货车司机,行动不便的退休老人……不同身份、不同年龄的普通市民自发参与到活动中来。截至目前,全市共有3439家单位持续参与,前后共募集废纸6520.43515吨,变现善款474.34127万元。 77岁的张纯琴是兰翔新村一名普通的老人。随着“捐出一张废纸,奉献一片爱心”活动的深入推进,捡纸,已经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 此前,由于家庭生活极其困难,社区为老人办理了低保,出于感激,张纯琴参加了小区的治安巡逻。在巡逻过程中,遇到塑料瓶、废纸之类的垃圾,老人总会攒起来卖了,10元、20元虽然不多,也能让她补贴补贴家用。“一张纸 献爱心”活动开展以后,张纯琴也不卖废纸了,总是等攒够一定数量就送到兰翔社区的捐赠点。 “没有想到这活动还救了个我们都认识的孩子!”张纯琴所说的这个孩子,就是兰翔新村如今3岁半的来来。来来出生没多久妈妈就因病去世了,是爸爸老魏一直照顾着他。不幸的是,来来患有法洛氏四联症,这是一种复杂先心,不仅会让人口唇发紫,运动起来大脑还容易缺氧。老魏算过一笔账,他在兰翔机械厂担任铣床工的收入,扣除每月请保姆照顾来来的费用和必要的生活开支,其余的都存起来,也要存上好几年,但来来的病情却容不得他像蜗牛一样慢慢“爬”。爱心活动开始后,这个家庭也成为受助者,孩子在善款资助下成功实施手术。 不仅是来来,还有欣渝、圆圆、甜甜……“一张纸”爱心潮里的这一个个受益者,如今都已恢复健康,和小伙伴们一起扬起了生命的风帆。 一张废纸能做什么?常州的经验再次为全国提供了一个样本,受到全国政协和中央28个部委以及各大媒体的关注。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华慈善总会正式递交“一张纸献爱心”工程提案,计划在全国范围推广这项活动。 慈善,常州市民的自觉行动 在更多的时候,慈善,已成为常州市民的一项自觉行动。 今年5月10日,有一家三口带着一份特殊的捐赠书来到市慈善总会。捐赠书中,这个家庭明确表示,愿与社会建一根精神“脐带”,贡献一份绵薄之力。他们将分5年向市慈善总会捐赠5万元;从2016年8月起,一家三人分别在各自社保和工资卡中,按3%、2%和1%的比例,按月转账至总会基金专户,直至身故;并在适当的时候捐赠一处不动房产。 这个例子是特殊的,但这份心意却是常州人共有的。2010年,常州市民自发在日常状态下(不包括灾难应急状态)的捐款达到了122万元,相当于每天都有3340多元爱心款汇入慈善基金账户。 抗震救灾,常州同样有爱。 “5 12”汶川地震发生之后,市慈善总会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全体工作人员紧急动员,当天,即制定了为四川灾区募集善款和急需物资的方案,随后联合多家单位主办了“献我爱心 救我同胞”常州全民捐款赈灾大行动晚会,晚会募集资金1.7亿元。经过努力,全市各级慈善机构累计为四川地震灾区募集款物2.83亿元。 2010年初,我国西南五省遭受百年难遇的严重旱灾,为帮助灾区人民抗旱救灾,市慈善总会积极开展援助旱区募捐活动。至4月中旬,市慈善总会先后募集抗旱资金40.9万余元,善款全部拨付西南严重干旱区,帮助当地困难群众打水井58口。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地震。市慈善总会第一时间在央视玉树赈灾晚会现场举牌捐赠800万元,赈灾期间,市慈善总会累计捐款1344.58万元,全市各级慈善会累计捐款达1700.85万元。 2010年8月7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常州市慈善总会在第一时间组织动员社会力量支援救灾,开展支援灾区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截至9月2日,市慈善总会共计接收捐款651.99万元。善款全部拨付甘肃省慈善总会定向支援灾区救灾及灾后重建。 …… 常州慈善事业在惠及常州市民的同时,把触角伸向了全国。 |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