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小扫帚里大学问 溧阳环卫“一扫帚”带来大效应
发布日期:2011-05-18

  5月16日早上6点多,环卫工人侯建萍赶到工作地点——燕山路华地百货至云海宾馆路段,拿出扫帚和簸箕,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每天上午7点到11点半,下午5点到8点半,在这8小时工作时间内,在这条城区人流、车流最密集路段上,侯建萍大约每隔半小时就要往返清扫一遍,确保路面全天候整洁。干了近20年环卫工作的侯建萍笑着告诉记者:“今年4月份以来,我们一级道路上的环卫工人明显感觉工作量增加了,不仅要扫好快、慢车道,以前由城市协管员负责的人行道保洁和自行车摆放,都要由我们负责了。”

  侯建萍所说工作任务的变化,源自去年以来市城管局环卫处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的一项创新。环卫处负责人告诉记者,多年来,我市城区快、慢车道保洁工作一直由环卫工人负责,人行道保洁和自行车摆放则由城市协管员负责,而同一路段上的环卫工人和城市协管员分别由环卫处的两个部门管理,这种主体多、边界多的环卫保洁体制导致了在具体工作中责任衔接不清,扯皮、推卸责任的情况时有发生,对工作质量影响较大。

  为此,环卫处从去年开始将城市协管员划归到承包片区,与环卫清扫工实行“捆绑”管理。在过渡阶段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上,今年4月份环卫处开始在城区20条一级道路试行“一扫帚到底”的环卫保洁新模式,即将环卫工人和城市协管员两支队伍合二为一,工作区域重新划分,由合并后新的环卫工人队伍统一负责道路清扫、人行道保洁和自行车摆放。

  试行这一新模式后,收效明显:原来环卫工人不上人行道,城市协管员不下人行道,工作各自为战的现象已不复存在,有效改变了人行道、慢车道、快车道保洁不均衡的状况,促进了环卫精细化管理。

  目前,“一扫帚到底”的保洁新模式已覆盖到南大街、西大街、燕山路等20余条城区一级道路,使城区环境卫生面貌有了更大的提升,以确保达到省级文明城市复查的城市环境卫生标准。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