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凡人故事:85后男老师讲述无声世界里的感动
发布日期:2011-05-19

  开栏的话:凡人中的故事,故事中的凡人,本网近期开设“凡人故事”专栏,故事中的主人公也许没有显赫的地位,没有万贯的财富,没有耀眼的光环,可是平凡的生活中透着温暖人心的真情,寻常的话语中藏着朴实无华的道理,“凡人故事”将让普通人走进我们的视野,我们将把他们的真实故事、生活轨迹和情感经历,向您娓娓道来。

  许多时候,我们往往很在意远方的风景而忽略了身边的美丽。普通人,寻常事,让我们一起从平凡中感受真实,从朴素中领悟感动。

 

冯红兵(左一)的示范课 

  冯红兵,男,1985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的应用数学专业。毕业后也体验过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也徘徊过坚持和放弃的十字路口,最终他选择了理想和坚持,来到了一个无声的世界——常州聋哑学校,当上了一名数学老师。今天,他讲述了3年来在这个世界里感受的一切。

  囧了:“第一堂课很挫败”

  07年毕业后,当了2年代课老师,冯红兵在2009年接到常州聋哑学校的录取通知。“5月底来学校报到,吴娟凤校长给了我2本厚厚的《中国手语》。”看着和新华字典一样厚的“砖头”书,冯红兵的暑假就在“指手画脚”中度过了。

  “走进教室的时候,我可是信心满满的。”冯洪斌把双手平摊,掌心向上,两手同时一抬,表示“上课”。学生们很自觉的站了起来,向老师鞠躬。冯红兵在聋哑学校的第一堂就这么开始了,他教六年级的数学。

  发愤苦学的手语终于可以一展身手。可是,冯红兵马上意识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他和学生还是无法沟通。“就这好比普通话和常州方言的区别。”冯红兵发现,学生们打出的手语很简单,“譬如表示‘分析’,我需要2个手势来表达,而学生们一个手势就代表了。”

  怎么办?冯红兵回忆起这一堂课,沟通基本靠写。“在黑板上不停的写,写了好多字!”更为尴尬的是,班级里有2个听力还行的学生,帮着他翻译,“实在很囧啊。”

  压力:“他们毕业,我待岗了”

  刚进聋哑学校,冯红兵发现一个很严酷的现实,学校里教的那些技巧,在这里根本行不通!因为聋哑孩子的接受和理解能力确实有别于常人。

  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学习,冯红兵受到学校老师的肯定,从前辈手里接过高中西藏班的教学任务。“09年这批学生和我一起进学校,3年后他们毕业走了,我估计要待岗了。”原来,冯红兵任教的西藏高中班毕业成绩很不理解。这些来自西藏的特殊学生来常州聋哑学校读高中,而他们实际的数学水平却是小学6年级。“这里读3年,学习11本书,就要参加高考。太难了!”

  今年的冯红兵还担任高二西藏班的数学,吸取上一届的教训,他用一年的时间给学生重新打基础。“一年就教一本书,但以后的教学速度要提上去,压力大啊!”

  感动:“他们都是感恩的孩子”

  常人恐怕也行不理解这群特殊的孩子,对他们“说话”时夸大的表情和大幅度的肢体语言产生恐惧。可是,冯红兵却讲述了他亲身经历的感动。

  “兵老师,可不可以帮你打水?”有一天午休,职高班的学生小峰突然跑到冯红兵的宿舍,征求他的同意。当时冯红兵还没太在意,以为学生要打水顺带帮他打一壶,可是没有想到,小峰从那天开始,一直来帮他打水,坚持到寒假回家。

  考虑到冯红兵是外地人,就在学校给他安排了宿舍。冯红兵主动担当了夜间的值班老师。“小寒,你们先睡,老师去一下办公室备课。”记得在09年11月的冬夜,冯红兵和西藏班的一名孩子说了一声,就匆匆备课去了。可是等他回到值班室时,看见自己的被褥已经全部铺好,拖鞋整齐的放在床边。“这些都是小寒偷偷做的,这孩子虽然成绩一般,却特别懂事。”不仅如此,每周五冯红兵不用夜里值班时,小寒总会跑来问,“老师,要不要去我宿舍睡啊?我有题目不会还能问你。”冯红兵说,西藏班的孩子都很勤奋,手机闹钟每天都调在早上5点半,“真的是摸黑起床,在广场上背书。”

  困惑:“为什么孩子的家长认为学校是全托”

  最近冯红兵的QQ签名都是“班主任难当,速度毕业吧,哥累了!”原来,今年冯红兵担任职高三的班主任,眼瞅着孩子们要毕业了,可最近的一次家长会让他伤透了脑筋:家长和学生要求学校一定要安排工作!

  “现在哪还有包分配的学校?”冯红兵苦恼的说,一些家长把孩子送到聋哑学校,就认为是“全托”,学校要管学生的吃、住、学,甚至是工作。而聋哑学生们,往往也是家境不错,加上父母因为觉得亏欠孩子,极力满足他们的物质生活,导致孩子都随着自己的性子。

  月薪最起码2千,每天只能工作7小时,要交五金,要有双休……面对这群特殊毕业生的择业标准,冯红兵苦笑了。苦口婆心的讲述自己的从业经历,学生们不为所动。冯红兵把学生们带到了人才市场,“看看,这就是现实的竞争。”人山人海的招聘会现场,正常大学生照样四处碰面的场面,触动了这些被保护的孩子们。

  尽管家长和学生的要求很为难,但是常州聋哑学校还是积极的为毕业生们寻找实习单位,“有些金坛溧阳的实在没办法安排,只能和家长们商量。”好在,最后都做通了工作。

  从名牌师范大学毕业,走进这个特殊的无声世界,冯红兵当初的选择是为现实所迫,然而现在却是真心的喜欢。“聋哑学校培养一个优秀的老师需要4、5年的时间,如果我换工作,那不是辜负了学校的心血嘛?”在和记者的讲述中,他还讲了很多小故事,小感动,而他立志在这个无声世界继续奋斗的理由,他是这么说的:“这群孩子如果没有知识,没有技能,以后如何走上社会,我交给他们的是立足社会的资本。”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