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城市·文明--我市各界人士热议创建 |
发布日期:2011-05-23 |
编者按 土耳其诗人纳乔姆·希格梅有句名言:“人的一生中有两样东西是永远不能忘却的,这就是母亲的面孔和城市的面貌。” 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城市呈现的面貌最直接的就是文明程度。 正值常州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之际,本报近日主办了一场以“市民·城市·文明”为题的常州市创建文明城市座谈会,邀请我市相关行业的代表人物,不管是职能管理部门的负责者,还是窗口行业的直接从业人员;是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洗净泥腿走进楼房的市民,或是出国留学旅居多年后的海归创业者,还是长居于此深刻感受国内外文明异同的外籍荣誉市民,都从个人的工作和生活经历,叙述出对文明精神内涵的具象理解。 在此,将座谈内容节选公布,抛砖引玉,以便大家更加深入了解创建文明对每一个市民个体的影响。寻找常州独特的文明精神内核,提炼我们应当遵守的社会礼仪,文明,就在你我的身体力行中。 文明创建,要改善民生,更应提升民德 张火炫(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 文明代表的是一座城市的高度。多年来,以文明城市创建为龙头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蓬勃发展、形成声势,呈现出强大的生机活力,有力地促进了民生改善、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 现在,大家对于建设文明城市有几种想法:一是这仅是为了一块金字招牌;二是这是市委、市政府的事情,与普通民众没有关系。这两种都不对。第一,建设文明城市既是为了夺牌,更是为了提升生活质量和品质。因为全国文明城市是目前国家级的、最有权威性的荣誉称号,也是对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高度赞誉,是代表城市“软实力”的一张名片。同时,创建的过程也是塑造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的过程,是改善民生的过程。多年努力,让常州人的收入增加了,日子富裕了;保障覆盖了,后顾无忧了;公园开放了,绿色回来了;公交优先了,出行方便了;菜场改造了,购物舒心了;公厕免费了,环境干净了;慈善普及了,补助更多了;文体发展了,生活幸福了。这些积累,让我们完全有理由去争创文明城市,和全市人民分享这种荣耀和喜悦。 第二,建设文明城市是市委、市政府的目标,广大群众更是创建的主体。市民的行为直接体现城市文明水平,市民的评价也直接决定创建的实际效果。全国文明城市测评内容中,很多的指标主要考察市民的言行举止,包括市民出行,以及在社区、公园、商场、车站等公共场合的一言一行。市民群众应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更是推动者。 第三,创建的更高意义在于形成一种常州特有的人文精神。这种精神须有如下特点:开放性,善于学习,能针对各种变化不断提升自己;聚合性,要一旦形成共识,就能同心同德,全力以赴;向上性,有很强的张力,涌动出创业创新创优的蓬勃生机;还要具有融合性,不管你来自何方,都能赞美这座城市,相互关爱,相互容纳。 近年来,我们开展了大量的志愿服务活动和多种类型的主题实践活动,尤其是建设七大类道德讲堂,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途径,倡导见贤思齐、崇德向善。这些都是从不同侧面的切口对提升民德、促进社会和谐、建设城市人文精神的积极探索。 #p# “非分文化”呼吁公民意识和长效管理机制 张戬炜(文化学者、作家,市文广新局副局长) 我国经历2500年的农耕社会到现在,社会形态已发生巨大改变,即当年学界所说“两千年未有之大变”。古代和现在所说的“城市文明”,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文化概念。现在创建文明城市的真正含义,在于如何在全世界面前展现一个进入转型期国家的现代化程度,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创建过程中,会发生各种问题,是因为传统和现实正发生碰撞:第一,华夏文明是通过以自己创造的文明成果影响周围来推行文明的,因此,在现代国境线形成之前,“中国”是一个文化概念。进入现代社会后,地域版图在缩小,文明影响力也在缩小,我们所行使的礼仪对于世界的示范作用在减小。 其次,中国素来有“礼不下庶人”的传统,过分强调礼的上层性,而治下则用暴力机构、神鬼教育。如果说“礼”是一种“本分文化”的话,在庶人中就存有一种推倒礼的冲动,长期存在“非分文化”,即每个人都有改变阶层身份的冲动。只要有一个违规榜样,老百姓就不会自觉遵守规则。非分如果不受惩罚,永远不会有真正的文明可言。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其实是不讲文明的,但在物质层面已有能力跟整个世界对话情况下,我们的民众素质如何适应这种社会环境?要告诉每一个市民:必须要有公民意识,创建文明城市,需要每一个市民参与;第二,要建立一个长效的管理机制,文明是个包括奖励、管理和惩罚的系统工程。要构建一种崭新的文化话语,展现一种崭新的文化形象。在此意义上,我们正在从事的是一件前无古人、十分艰难的、以30年对抗2000多年传统的,在时间力量上非常悬殊、传统意义上非常无奈的一种选择。 #p# 中国式的问题需要中国式体系去解决 Bob Neves(鲍勃·奈乌斯,美国人,我市荣誉市民,麦克罗泰克(常州)产品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身为世界电子电路行业知名专家,他到中国已有20年,在常创立了电子电路专业检测认证实验室,把家从洛杉矶搬到常州也已8年。身高2.05米、堪称“重量级”,中文名叫“魏巍”。) Chinese Question needs to be solved in Chinese way As a foreigner, comparing the civilization in China with the U.S.A, a lot of details have left me a deep impression. The first thing I notice is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s. I have to say that in USA is better than here in China. In China, all the details are still a little rough. As long as everything looks good from a 3-meter distance, it seems to be OK for the constructors. This philosophy will not be successful in US as the people expect high quality in constructions. Second, the convenience of living in China is another concern. For example, if I need to use a public restroom in China, I will have to bring my own toilet paper. Even with that, you still need to endure the bad smell or lack of water .A lot of time even Chinese people wouldn't accept this. Besides, the public service for the city is not very convenient for handicapped people. I believe Changzhou will be well done on its way to modernizing. Meanwhile please keep more green areas and parks growing. The culture of the Chinese family has already been changed. We need to inject an appreciation for the arts into the youth as they will be the leaders to change the culture. Otherwise while I have travelled 40 countries, I think Singapore will be the sample for Changzhou. That’s just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but Chinese questions need to be solved in Chinese way. (节选) 常州在创建文明城市的道路上走得很好。在公共服务体系上,政府为市民建了BRT交通系统、绕城高架并新修道路。一个文明的社会关乎人民的生活环境。比照其他亚洲或欧洲较发达国家,都有类似的公共交通系统,为人民和政府解决交通和道路堵塞问题。 新建的常州大剧院、常州博物馆等都是文明城市条件改善的反映。我还注意到,现在所有的银行和其他公共服务机构中都设有取号机。 作为一名外籍人士,对比美中两国的城市文明,一些细节印象深刻。我注意到的第一件事,是建筑质量。在中国,所有的细节都有些粗糙,东西只要在3米以外看起来还行,建筑商就认为是好的。这一原则在美国行不通,我们对建筑质量的期望值很高。 在中国生活的便利是另一个问题。如果我必须上公共厕所的话,得自备纸张,还得忍受厕所里面难闻的味道和坏掉、不出水的龙头。有时连中国人都难以接受这些问题。 另外,城市中的公共服务对残疾人来说不是很便利,尤其是城市道路中的盲道。 我相信常州能很好地现代化,但请继续保持公园和绿化。车辆快速增加,带来停车问题,需要常州有计划增加更多的停车场,并强制各个小区提供高比例的停车位置;交通堵塞问题,需要改进道路和交通灯。 中国的家庭文化已在改变,我们需要向年轻人灌输对艺术的欣赏意识,因为他们是改变文化的主导力量。 此外,在旅行到过40多个国家之后,我觉得,常州创建文明城市可以借鉴学习的国家是新加坡。那仅仅是从华人文化传统而言的,但中国式的问题需要中国式体系去解决。 翻译:陈燕 #p# 教育下一代、身体力行、配套设施改善和适度超前 许晓音(常州市创意产业基地管委会副主任、龙城旅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常州中华恐龙园有限公司总经理) 常州是个宜居城市,但仍要处理好发展和根本提高的关系。就像旅游行业存在“硬件很硬,软件很软”的困境,创建文明城市也是如此。 在我看来,所谓国人的一些不文明行为,其实是骨子里与城市生活不相适应的习惯需要改变。中国的城市化是近几年才加速推进的,而行为规范的改变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出国或与老外在一起,最直接的印象,就是中国人都是大嗓门。 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大多数人不懂得,拥挤的城市生活需要个人尽可能地收缩自己的影响空间,而不要妨碍别人。现在是把可能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做的事情提前了,就像奥运会、世博会将城市文明建设提前了5年、10年一样。 目前要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个人认为应从三方面着手: 一是文明的重任和可持续在于教育下一代,而且是家庭和社会的结合教育。 二是文明在于身体力行,从我做起。在恐龙园,人人都是保洁员,看见垃圾弯腰就拣已成为很多领导、员工的行为习惯。 文明还在于配套设施的改善、提高和适度超前。恐龙园开园初期洗手间配置的卷筒纸往往一装上,就被游客带走,但我们并没有因噎废食,一直坚持,现在已不再有游客带走手纸的现象了。 #p# 规划方案充分征求市民意见,是城市文明的表现之一 黄飞鹤(常州规划局规划技术处副主任科员、工程师,曾参与负责中吴大道详细规划等城市道路的规划审查和京沪高铁、沪宁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BRT、高架道路、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等重大交通项目的规划研究、审查工作。) 将阳光规划、民本规划、数字规划、精细规划理念充分运用到城市规划中去,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是规划部门的努力方向。 近几年,我们做的有些规划,市民并不认同,这很正常,我们也希望听取各方意见。“以人为本”一直是我们规划设计的宗旨,重大项目规划方案的出台,都是经过多方反复论证的。但带有超前性的规划,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得到市民的普遍认同,比如我们的快速公交BRT和城市高架路。还有不少市民对道路断面形式有不同意见,如:有市民认为道路越宽越好,嫌中吴大道、飞龙路中间绿化带碍事,建议取消;也有市民抱怨现在马路太宽,行人过马路有时一个绿灯都过不了,因此规划设计时我们考虑以人为本,在路中间设置了绿化带,方便行人等候,同时规范了机动车交通流线。再比如,现在正按照三城联动发展要求,将一些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资源转移到高新区或武进区,强调城市功能的复合,不局限于居住这么单一,这样可有效缓解城市潮汐交通压力。前阶段网上西新桥“天价电桥”引发了争议,我感觉其实配备电梯正体现了对弱势群体尊重,方便他们出行,是城市文明进步的体现。 我觉得结合我市文明城市创建,规划工作应该广泛听取市民意见,群策群力,让市民在方案前期就参与进来,通过多种形式充分听取市民意见,向市民解释清楚——让市民有沟通交流的渠道是城市文明的重要内容。 #p# 希望大家加强自身素质 李如花(常州丰盈保洁公司小组长,她的小组负责天宁寺广场、东坡公园广场、延陵路等地段的保洁工作,责任片区中的延陵路为天宁区文明示范路。) 我在常州丰盈保洁公司做一线环卫工人已有5年,深切感觉到市民素质在逐步提高。 但总有一些不文明行为天天发生:横穿马路不走斑马线、任意跨护栏,口香糖随地吐……最头疼的是口香糖最难弄。吐的人很潇洒,“噗”一声,我们却要用小刀刮,每个至少要刮十多分钟。 不过,打扫这些至少不危险。下面的情况会让我们陷入两难:红绿灯路口,等信号灯时,有些车主车窗一拉,就倒烟灰缸,烟灰、杂物洒了一地。不及时清理,有碍市容,而为了快速恢复干净,可想而知我们要冒多大的危险…… 城市文明,最终受益者是每位市民 王瑛(永红街道清潭三社区书记、主任,常州著名的“小巷总理”,创办了常州首个社区网站——“清潭三社区”网站,摘取过“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社区”、江苏省民政厅颁布的“敬老型”社区等荣誉。) 通过文明城市创建,我们小区居民群众很感慨,常州城市绿化更好了,环境美了,治安环境也大变样了。生活习惯方面,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居民楼道间乱堆乱放现象少多了,乱泼乱倒、乱吐乱扔的现象也少多了。创建文明城市,让大家都有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但是,也发现了一些“顽症”。社区绿地还有人践踏;垃圾袋并没有扔进垃圾箱,扔在绿化带里、旮旯角落里;仍有个别人随地小便;还有“牛皮癣”,这边刚清理掉,那边又冒出来了,防不胜防。一些搞促销活动的商家,派人到小区邮报箱发放广告传单,有些居民看一眼后就随手扔了。社区健身器材上,常常会看到有人把衣物放在健身器材上晾晒……以上种种,成了文明城市的“补丁”。 作为社区主任,我认为创建文明城市,主要要做到三点:一是要注意营造氛围,对创建工作进行多方位的宣传,积极运用社区网站、倡议书、公开信等,扩大宣传覆盖面。二是要正面引导,发现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每一位居民身上的每一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大力宣传,加以充分地肯定和激励。三是必须关注居民的热点难点问题,力求在第一时间内为居民解决问题,使居民在文明城市创建中自觉地从小事做起,从自身的点点滴滴做起,从每个细节做起,用每个居民闪光的小文明,聚合成我们城市的大文明。 #p# 老百姓安居乐业,就是最大的文明 谈宏达(曾任戚区政协常委,侨界“爱心大使”。曾被评为创建文明城市、文明行业、文明窗口监督员。十余年坚持扶贫帮困工作。) 1998年,常州市创建文明城市督查团组建,我有幸成为第一批参与者。8年里,我先后被公安、卫生、交通等聘为市民督查团成员,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有深刻感触。 “全国文明城市”的金字招牌,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市里对这项工作抓得非常紧,值得赞扬。但我要提议的是,文明城市创建,不能仅仅是走形式。市民最大的不满,在于创建运动来了,搞一搞;运动走了,就不了了之。试想,没有精神文明,怎么在世界上竞争?每一个公民,从老百姓到各级领导,都要提升自身的素质。官员更要做好表率作用,心中要装着老百姓的困难,要真心实意地去做,主动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老百姓利益放在首位。老百姓安居乐业,就是最大的文明。创建文明,赏罚也要分明。 |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