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一张张温馨服务卡 清东社区文明创建宣传入户
发布日期:2011-05-23

  “你好,请开下门,我是社区居委会的。”这几日的每天傍晚,常州市清凉东村社区居委会的成员们都会拎着沉甸甸的袋子挨家挨户敲门,发放社区特制的创建文明城市“四件套”。

  温馨“四件套”,社区提供多项惠民服务

  10日傍晚6点多,清东社区居委会副主任马霞萍正在挨家挨户发放创建文明城市的宣传资料,她负责的范围是清凉东村1至6幢、3-1幢。闷热的天气加上楼上楼下的跑动已让她满头大汗。“现在常州正在创建文明城市,我们社区以后就实行网格式管理,我是你们这幢的负责人,这里有社区为创建文明城市给你们发放的资料,这张是社区发放的服务卡,上面有我的联系方式,有困难可以打这个电话找我。”问及马阿姨是否吃饭了,她摆摆手说:“这个时候人家家里才有人,得趁现在发掉。”当记者问及居民对发放文明创建资料时的反应,马主任说:“都挺好,大家都很欢迎,在资料发放的当天就有好几户居民打电话给我,咨询了相关民生政策方面的问题。”

  “四件套”里除了“创建文明城市 你我共同努力——致社区居民的一封信”和一张宣传单页,最引人注目的要数“温馨服务卡”和印有文明创建标语的电筒钥匙挂圈。温馨服务卡上注明了相应楼层负责人的联系方式、责任范围以及社区民政、老龄、残联服务;社区民调、计生卫生、劳动保障等多项服务内容,在极大程度上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便利。因为考虑到清凉东村是老小区,楼道里没有感应灯,社区还特别给每家发放了一个电筒钥匙挂件,说这样夜晚上楼下楼有了亮光会方便很多。

  “责任社工”,给居民实实在在的帮助

  沙奇民是天宁区人大代表、清凉东村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也是清东社区年龄最大的一位社工,这次“网格式管理”他分管了区内212户居民。据沙主任介绍,“网格式管理,差异化服务”是天宁区为创建文明城市推出的一大创新举措,清东社区7位社工从4月底5月初开始进行入户宣传,将责任落实到个人,深入每家每户。由于清东社区是老小区,老年人、贫困人口和外来人口较多,如今将责任落实到具体负责人身上,有问题能直接找到相关责任人,给居民提供的帮助更实在,更明确。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