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里开《弟子规》学习班 讲一堂传统文化课 |
发布日期:2011-05-23 |
溧阳苏园,今年春天我们给大家介绍常州本地的春茶时,就推荐过这里的“幽香苏”茶,往前再推一年,还组织过晚报的小读者和家长到苏园的茶场采过茶,参观茶叶的制作过程。对,就是这个苏园,从2009年底开始组织《弟子规》的学习班,学员来自全国各地,都是免费学习,一路坚持下来,已经办了14期的学习班,每次学习一周。许多曾经在这里学习过的学员、义工们都说,“原来人生里头一直少这么一堂传统文化课,现在终于给补上了!” 5月15日,又一期学习班开班,我们赶去听课。16日上午赶到苏园,拿到课程表,5天的课程从早到晚排得满满的,本期学习的主题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中国人”。 一周的课程,都与传统文化有关 上午赶到苏园的时候,学员们已经在教室里安静地听课了。如果要找个词形容这个课程班给我们的第一印象,这个“静”字是最直观的,所有的学员、义工、老师们见面,都是弯腰九十度行礼,这是他们打招呼的方式。课堂里正在放来自台湾国学老师蔡礼旭的视频课程《家和万事兴》,虽然只是视频,100多位学员听得都很认真,关闭手机,认真记录笔记,就像又回到了从前的课堂一样。 学员们每天的课程被安排得很丰富,早晨5点多起床,做早操,用早餐,然后听课。中午有两小时的午休时间。晚上的课程8点30结束,接下来还有相互交流、分享心得的时间。午餐和晚餐都由义工们准备,清一色的素食,五六个新鲜的时蔬,干净的米饭,在心灵受到净化的同时,让肠胃也享受难得轻松的一周。学员们来自全国各地,常州本地的学员占一半,有自发报名的,也有来自天目湖旅游公司、天目湖宾馆、天目湖管委会等企事业单位集体组织的;其余都来自全国各地,安徽、湖南、四川、贵州,最远的是从新疆赶过来的。 有必要介绍一下这里“义工”的概念,他们多是在苏园或其他地方听过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后,留下来辅助教学工作的,包括对学员们饮食起居的照顾、课程的安排、老师的接待等等。因为这些课程和师生们的吃住都是免费的,所以这些义工们的义务工作就显得更有意义,可以帮主办方分担很多开支啊。本期苏园的学习班,有30多位义工,其中就有五六位新义工是上期学习班的学员。 “弟子规”给这个茶园主带来的改变 这个在茶园里免费开设传统文化学习班的点子,来自苏园的老总霍益民。2008年11月,霍益民到南京去看望一个朋友,那位朋友正在听课,他就也跟着听起来——那是台湾的国学老师蔡礼旭的现场讲座《幸福人生》,霍益民第一次听到。原来还有这样的课程!他渐渐听得入迷,一连4天,他比朋友听得还要起劲。 回到溧阳,霍益民有了在自己的茶园也办一个传统文化学习班的想法,而且必须是免费的,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都有机会来听一听。那时整个苏园的建筑都还只是在图纸阶段,他就找来设计师把最后几幢本打算建宾馆的图纸修改了过来,统一改成了6人间或8人间的学员宿舍,就是为今后办学习班准备的。 从2009年11月开始,苏园的传统文化学习班就这么办了起来,请来国学老师、中医教授、道德模范,通过现场讲座和视频播放的形式,给学员们讲弟子规,讲中华文化,讲健康饮食,讲“礼”、讲“孝”、讲“仁义”。平常每月一期,寒暑假的时候,再增开几个亲子学习班。 这几年坚持下来,霍益民愿意谈一谈“弟子规”对他自己和身边人的改变。企业家自然是要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但是学了“弟子规”后,霍益民愿意将更多的收益拿出来和员工们分享,“前一年好些员工是每月800元的工资,今年普遍就给他们加到了1200元。”有一个打扫卫生的大叔,是附近村子的聋哑人,做事勤勤恳恳,最早来,最晚离开。今年,他的收入就从1000元增加到1600元,“因为他的劳动值这个价!”企业的员工们也是这个免费学习班的忠实学员,“我发现如今他们的工作更积极,更卖力。把企业的事情当自己的事情来做。”此外,对个人的影响也不小,霍益民最近这几年瘦下来了25斤!没别的原因,就是因为学习了中医养生的相关理论,他开始坚持素食,“睡眠好了,心态放平和了,原来一天要吃一把药的,现在基本都不吃了。” 听听志愿者们怎么说 下午,学员们在教室里上课,我们到他们的宿舍区看一看。几名义工正在帮忙收拾房间,桌椅被放回原位,床褥被铺得整整齐齐。义工们说:“头几天是我们帮他们做,但做了几天学员们就懂得自己做,不好意思让别人插手了,好的习惯是慢慢养成的。” 义工中的吴素芳负责各位任课老师的接待,来当义工之前,她自己创业,开过美容店。如今做义工两年,给她最深的感受是:“来这里上课的学员,第一天,有些人觉得太枯燥,离开了。到了第二、第三天,好多人明明有急事都不肯走了。附近的村民也有被‘拉’过来听课的,开始时不太乐意,听完课后,原本吵架的夫妻、婆媳,很多都握手言和了,这样的例子很多,做这个事情让我很有成就感。” 义工陈法森今年65岁,溧阳人,是本期学习班中年纪最大的。陈老伯摆摆手:“我们这里还有75岁的义工的,只是这次没有来。”陈老伯2年前就在浙江听过“弟子规”的课程,然后打定了当义工的主意,反正到了这个年纪,儿女都独立了,没啥要他操心的。等到溧阳苏园开了学习班,他也就经常回家乡当义工了。陈老伯慢慢悠悠介绍着自己的情况:“我们家一家老少都学的,家庭更和睦是肯定的,并且我的脾气改了不少,我以前可是个暴君,脾气说来就来,孩子们都怕我的!”暴君?眼前这位和蔼亲善的老伯没有说错吧?那只能归功于传统文化的力量了。记者 刘川芬 徐丹 附: 苏园本期传统文化学习班的课程表 看看学员们一周都学了些啥 上午 下午 晚上 周一 《家和万事兴》——蔡礼旭(视频) 《礼在生活中的应用》——李越(视频) 《笑对人生》——田秀英 周二 《百善孝为先》——蔡礼旭(视频) 《新世纪健康饮食》——马涛 《中国文化与管理科学》——马涛 周三 《传统文化与中医养生》——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郭立中 《仁义礼智信对人体五脏的影响》——彭鑫(视频) 《移风易俗 莫善于乐》——靳雅佳(视频) 周四 《涵养女德 美丽人生》——刘芳(视频) 《传统文化拯救了我的家族》——傅冲(视频) 学员大会交流 周五 《弟子规学而时习之成果的展示》——胡小林(视频) 《提升学生素质教育经验交流》——王琦(视频) 欢送学员 |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