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入户纪事:600多条建议折射三大主题 |
发布日期:2011-05-26 |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为了群众、服务群众,更要依靠群众。 市民正通过自己的方式与政府互动,力求创建工作更深入、更有效、更完美。据市建设文明城市指挥部社区组初步统计,17日-23日首批已有600多条与创建相关的建议,通过入户宣传、明信片、热线电话等方式反馈回来,从中折射出以下三大主题: 市民反馈:两类问题相对集中 对于文明创建,居民们回馈的建议主要分为日常生活、环境秩序和社会治安3大类。其中,社会治安得到普遍认可,除个别社区居民反映有汽车被偷油、电瓶车被盗等问题,很多老小区居民普遍反映统一安装防盗门后,治安得到极大改善。 但对于日常生活的相关建议,不少市民表示还有待完善。如:荷花池社区居民反映附近路段的窨井盖虽然还在,但已经松动了,晚上汽车开过,发出的碰撞声影响居民睡眠。怀德苑社区居民反映,从怀德苑到大润发的一段路中,因为道路改建,至少有8根交通警示桩安装在了盲道上。 关于环境秩序问题,部分市民认为影响到常州的整体形象。如:乱穿马路、跨护栏等不文明行为屡禁不止;天宁等地区有居民反映,道路乱设摊点情况较严重,导致环境脏乱、出行安全等问题;武进居民反映龚巷河、湖塘镇新龙河淤塞严重;吊桥路吴家场小区、怀德苑等地居民表示要加强物业管理;高新区贺北社区栗树村民反映,附近的菱江路段一到晚上摩的、黑车非常多,造成路面拥挤。 市民建议:城市发展快,服务要跟上 费建平是荷花池公寓的老居民,他在邮电路上开了一家临街的小药店。从店里观察周边的环境,费建平的确发现了问题。“看着路上人来人往,常发现有拿着垃圾的行人,刚开始是准备找果壳箱丢的,可是走了一段还没看到果壳箱,耐不住性子的就随手一扔了之。如果我们多设一点果壳箱,也许有利于市民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 在反馈意见中,记者还注意到,老小区和次新小区居民的建议,也是主要集中在对公共设施的更新、修复等细节问题上,比如有居民反映消防栓设置、小区遮阳棚倾斜角度等要选择合理位置,要加强对城市养狗的管理等,都是因为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产生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表明,经济发展快了,市民生活水准提高了,相应的要求也提升了,政府服务也要尽快提速,与之适应。 市民表示:文明靠他律,更要靠自律 “或许我们也可以学习新加坡等城市,对乱穿马路、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重罚?”来自连云港的新市民任春雅,在我市生活已经超过5年,她表示,从制度上进一步规范市民行为,可以提升大家的文明水平。在调查中,也有不少市民表示,可以建立个人信用系统,市民有违反文明规则较严重的行为,可以在其个人信用系统上扣分。 怀德苑社区的恽女士表示,自己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要承担义务。她说,“我们虽然提了建议,但作为常州市民,我们也要管好自己的手和脚,提升个人的文明素质。”对此,很多市民也表示赞同。在浦南小区居住了20多年的周明华表示:“我们小区一直以来,卫生、环境、治安都很好,但就是楼道堆放杂物现象突出。我个人觉得,光靠整治不行,最重要的是我们每一位住户都要自觉不堆放,这个问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还有居民表示,有些人养了狗,不要随便丢弃,这些流浪狗会产生新问题,这就要靠大家自觉。 进村入户调查还发现,常州市民已经有了较高的文明意识,绝大多数受访者都认同“文明要从自身做起”,但当被问及如在公共场所遇见不文明现象是否会阻止时,仍有一部分受访者的回答令人失望。这表明,在如何将文明意识转化成大家的行为上,还需要每位市民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因为常州是我们自己的家园。 |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