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永红街道:村居联动、五互五同 再掀创建热潮
发布日期:2011-05-27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中,钟楼区永红街道充分发挥长期形成的村居结对共建优势,开展 “村居联动、五互五同”主题活动,进一步提升街道文明城市的建设水平和干部群众的文明素质,引导广大市民自觉投身文明城市建设活动。

  一是互讲身边好事,同建道德讲堂。在举办道德讲堂的过程中,结对村居实现宣讲员、宣讲内容及听众的共享,即宣讲员互讲,身边好事互讲,村民居民互听。颇具代表性的成果有陈渡村委和陈渡新苑社区合办的“道德建设进村入社区”、为民村委和锦阳社区合办的“道德讲堂大家谈”、白荡村委和清四社区合办的“讲道德、做好人”以及荆川村委和荆二社区合办的“学唱道德歌曲 争当城市文明人”。结对共享,既联络了结对村居的感情,又丰富了道德宣讲的内容,增强了道德讲堂的质量,扩大了道德故事的影响,让身边的好人好事传得更广,让文明之歌唱得更响。

  二是互学文明礼仪,同扬文明新风。结对村居通过合办文明礼仪讲座、文明礼仪征集、文明礼仪知识竞赛等活动,着重宣传日常生活中的礼仪,提高了村民和居民对文明的认识,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群众的文明素质。针对该主题,陈渡村委和陈渡新苑社区合办了“文明交通进社区”论坛,为民村委和锦阳社区合办了“树道德新风,享龙城风俗”讲座,新建村委和电子社区合办了“礼仪让人际关系更和谐”主题演讲,陈渡村委和花南社区合办了“小手拉大手 共创文明城”文明知识竞赛,永红村委和清一社区合办了“相约星期三,说说身边人和事,和谐文明大家谈”茶话会,新华村委和清五社区合办了“用礼仪沟通心灵,让文明变成行动”交流会。

  三是互督文明言行,同创和谐社区。各结对村居以“文明引导红袖章”、“红领巾劝导队”、“奶奶礼仪引导团”、“身边现象众人评”等形式对村民居民的言行进行督促和劝阻,充分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互相监督、互相促进,共同进步。白荡村委和清四社区合办的“你我监督 共创文明”行动以及荆川村委和荆二社区合办的“手拉手同创文明,心连心共谱和谐”活动都是围绕该主题展开的。利用这些活动的契机,让村民和居民从“要求讲文明”向“主动讲文明,主动促文明”转变,营造共建文明和谐社区的氛围。

  四是互查薄弱环节,同迎全面测评。结对村居共同成立义务找差团,协助城管,互相在村落、小区内外“找差寻漏”,表现最突出的是为民村委和锦阳社区合办的“依托社区志愿者,掀起城管新热潮”行动。在活动中志愿者们引导居民自觉维护公共秩序、讲究公共卫生、制止不文明行为、清除乱张贴乱涂写。重点对村居物业管理、公共绿化、公用电话亭、邮箱、报栏、座椅、窨井、护栏、报刊亭(台)等进行了全面排查,对找出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和集中解决,同时城管部门针对楼道乱张贴、乱涂写、垃圾房瓷砖破损等情况进行了集中整治,确保达到文明城市考核标准要求。此外,各村各社区还组织村民、居民针对目前存在的闯红灯、跨护栏、乱停车、乱扔垃圾等生活陋习和热点难点问题,建言献策。

  五是互育未成年人,同播未来希望。结对村居通力合作,大力推进了辖区内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优化文化服务,进行“文明上网、绿色上网”公益宣传,为民村委和锦阳社区共同开展了“志愿者奶奶在网吧”行动。同时在全街道推进学校“道德讲堂”建设、合格心理咨询室建设、“阳光驿站”建设,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月”、“与新市民子弟手拉手”等系列活动,实现社区、学校、家庭教育“三位一体”;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 、“《调查问卷》家庭作业”等活动,通过未成年人带动成年人,全面提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知晓率和家庭成员的文明素质。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