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愿为杏坛作人梯——记全国优秀教师史珍芳
发布日期:2011-06-01

  “一名合格的教师,就应该真诚对待学生,无微不至地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别桥中心小学的全国优秀教师史珍芳这样总结自己的“为师之道”。十几年如一日,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当代教师的优秀品质。

  2007年5月,史老师第一个报名参加苏北支教,在赢得了年老多病的父亲、经常值夜班的丈夫和正在读初三的女儿的理解和支持后,义无反顾地奔向苏北新的教育岗位。史珍芳支教的建湖县马庄小学属苏北贫困地区,教育设施差,师资力量薄弱,生活条件艰苦,但是她努力克服困难,适应新的环境。一个寒冷的冬夜,她正在宿舍里批改作业,一位住校的学生突然肚子疼,她背起这名学生送到三四里路远的医院急诊室。到达医院时,她累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身上也全是呕吐物,当家长闻讯赶来时,医生才知道她是孩子的老师……

  从事班主任10多年,史珍芳对待学生始终充满着关爱、理解和宽容。课堂内外,她细心呵护着学生稚嫩而纯洁的心灵。孤儿徐佳,家庭生活贫困,她掏钱给他买学习资料,带他去理发、洗澡,鼓励他自信、自立、自强。学生李可群曾迷恋网吧,结交社会不良青年。她一次又一次找他谈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从各方面关心他,和他交朋友,促使这位学生改正不良习惯,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学习也有了进步。史珍芳用她的“情感教育法”促使多名后进生得到转变和成长。

  史珍芳最大的爱好是读书学习,她把读书看作是“终生之旅”。在教学之路上,她崇尚厚积薄发,追求卓越高效。她以“甘将青春许学孺,愿为杏坛作人梯”为座右铭时时激励自己,她积极参加课改,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她的数学课堂教学从单一枯燥到“乐、实、活、新”,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她任教的毕业班多次考核成绩优秀。她带头构建“小学数学教学沙龙”、“青蓝工程”、“课堂观摩,内功厉练”等教学活动平台,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她多次在校内和市里其他学校开设公开课。她撰写的《评语在数学作业批改中的点滴体会》、《数学课堂教学新视角》等论文在省、市评比中获奖。

  如今,年已40岁的史珍芳仍象初为人师时那样充满青春活力,勤奋耕耘在三尺讲台前。“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她正以无悔的选择,不懈的追求,谱写一位园丁的奉献之歌。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