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常州:120条主次干道非机动车停放有序 |
发布日期:2011-07-19 |
昨天,记者在我市多处街头发现,并从有关部门了解到,全市120条人流密集的主次干道上,数十万辆非机动车停放不规范现象得到根本性改观,成为街头里弄又一道文明新景观。 车主:停在白线内,免费又防盗 17日上午11点多,记者在延陵西路泰富广场门口看到,近60辆非机动车朝向一致、不压盲道、整齐划一地停放着,丝毫不影响来往密集的人流和市容面貌——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之前相比,停车情况已经做到非常规范。 经常要来文化宫附近写字楼开会的梅女士表示:“以前我的电动车,很难找到停车点,有时免不了要占道停放。但现在,我每次都能停到固定停放点,这些点就在泰富广场门口,或者是写字楼附近,很容易找。最重要的是,停在白线里都是免费的,还有专门‘绿马夹’看守,既免费,又防盗。” 增设、标明免费的非机动车停放点后,的确解决了很多市民非机动车停车难的问题。其中,天宁、钟楼这两个主城区,分别增设了60个和400个停车点。天宁区在32条人流密集的主次干道上,基本做到3分钟内就可找到规范的非机动车停放点;钟楼区则集中力量,把双桂坊、青云坊等靠近商业圈的小巷干道开辟出规范停车点,增加了约800个非机动车停车位。 车管员:市民素质提升,我们省事不少 杨爱娣、朱从秀在南大街当车管员已有3年,她们说:“以前一到节假日,根本忙不过来,经常是你在这边摆整齐,那边又有人过来随意停放,我们俩要花很大力气,才能把锁住的电动车整齐摆好,但是近几个月来,这种情况已明显减少。” 在南大街步行街北部停车点,记者看到,许多前来停车、取车的车主都能自觉按照规范,主动调整停车位置和朝向。在泰富工作的姜先生告诉记者:“每次来停车,看到其他人的车子都车头一致朝外放,我也会摆好自己的车子。”同样,在勤业菜市场,早上很多前来买菜的市民,在相关车管人员的疏导下,也能把车子停到新指定的停车点,而不是像以往一样随意乱停。 职能部门:保持文明新景观,长效管理是关键 “非机动车停放问题,不仅是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期间要做的一项事情,更是在整个城市管理中,需要始终坚持的长效管理工作。”城管局副局长孙骏表示。“经过前阶段增设停车点、规范管理措施,目前我市非机动车停车取得明显效果。这样的局面来之不易,下阶段,城管局将在其他部门协助下,使其成为一项长效管理工作,而不是昙花一现。” 对此,城管局承诺将采取3大措施,确保非机动车停放在文明创建结束后依然能规范、整齐。“一是将继续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心,避免出现有停车点却没车停的情况,并且车管人员要更注重耐心、爱心、热心地进行疏导;二是开展‘三位一体’参与管理的方式,积极发动城管队员、街道志愿者、交警部门三个层面,加强协调和互补,针对中小道路非机动车乱停放主要集中在饮食摊点、沿街商铺的特点,在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增配管理人员,确保发现一件,劝阻一件;三是呼吁更多市民理解非机动车管理在城市文明提升中的重要作用,大家都来积极支持规范停放,不要为了图方便,就随意停车。” |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