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墅堰区委书记狄立新:转型升级实现三大转变 |
发布日期:2011-07-25 |
铁路大提速,京沪高铁开通,为戚墅堰区加快发展、打造亮丽“东大门”提供了新契机。戚墅堰区委书记狄立新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对未来充满信心。 “我们的目标是倾力打造东部核心区、特色产业区、现代新城区。到‘十二五’末,戚区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番,部分指标力争翻两番;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所占比重超过30%;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以上,继续领先全市平均水平;高新技术企业力争达2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75%以上。” 狄立新说,戚墅堰要通过高速转型发展,实现三大转变。一变产业发展,由传统老工业基地向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并重发展的特色产业集聚区转变;二变城市形态,由工业配套区、集镇街区向与中心城区一体发展的现代新城区转变;三变区域定位,由相对封闭的独立小区向常州东部联动发展的东部核心区转变。 狄立新说,推进转型升级,产业是基础,项目是根本。全区上下要坚定不移做好“2151”这篇文章。具体来讲,就是以轨道交通产业集聚区和湾城现代物流集聚区为核心抓手,通过5年努力,培育百亿级的工业企业1-2家,实现轨道交通产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湾城现代物流集聚区年交易额超过千亿元,以产业转型聚能蓄势,实现区域定位、产业结构和城市布局的优化升级。 总投资近50亿元的南车戚研所、戚机公司产业化基地项目今年进入全面产出期。5月,中国南车集团已批复立项城市低地板车辆项目。本月底,戚机公司GE大功率柴油机一期项目开工,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内燃机车生产基地。这几个大项目的建成,将会极大拉长轨道交通产业链,使全区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更上一个台阶。 “在服务业方面,丁堰街道湾城地区有着沪宁线上独一无二的8条货运专用线,发展现代物流资源禀赋得天独厚。”狄立新表示,今年上半年,江苏湾城现代物流交易中心已列入江苏省现代物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下一步,就是要依托湾城现代物流集聚区,引进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人才流、服务流的“六流一体”模式,提供集成服务,力争到2015年年物流总量达到2000万吨,把湾城现代物流交易中心项目打造成江苏省最先进的现代物流中心之一。 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是项目和人才。狄立新表示,要通过“强”项目,“强”人才,强势推进“东大门”建设。 “强”项目就是强化项目引进、强化项目推进、强化项目产出。要全力推进戚电公司9F级燃机、博瑞电力、南车戚研所锻钢铸造等一批投资超5亿元在建大项目建设,同时配合东城路以东地块“退二进三”,帮助同和纺机、凯隆电器、超级食品等项目“以退为进”、“以退获进”。 “强”人才就是增强引进人才意识,增强服务水平。在今年常州市第八批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面谈签约会上,全市10名特别优秀创新创业人才有2名与戚墅堰签约。这些高层次人才来戚区后,后续发展壮大更为关键。狄立新表示,在加快东方创新创业园平台建设的同时,今年三季度园区管委会工作人员到位,5年内要把东方创新创业园建设成为全市领先、华东地区有一定影响的科技孵化中心。同时,加快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新兴产业领域急需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和社会工作者人才队伍建设,到2015年底,人才、科技主要目标实现“双倍增”,增长速度和提升质量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初步建成创业人才高度集聚、科技创新成果优先转化的人才科技发展先行区,人才强区、科技强区的目标初步实现。 |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