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家庭·邻居 访全国文明村横山桥五一村 |
发布日期:2011-06-26 |
“既要口袋富,更要脑袋富。”全国文明村横山桥镇五一村党委书记、江南实业集团董事长梅鹤康对村民的精神境界提出了更高的追求。 几年来,五一村始终保持了工业经济良好的发展势头,综合经济实力稳居全国百强村前列。去年全村完成三业总产值70.5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18700元。 然而,经济数据喜人之外,一件件和谐故事更让人感到温馨。 和谐婆媳人人夸 在五一村,一提到好媳妇张小云,村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这可是个好女人,不简单啊!” 30多年前,张小云结婚并育有一女儿,一家人过着幸福的生活。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0年后,丈夫在工作中不幸受伤,一时生活难以自理,丧失了劳动能力。这时,张小云毅然用她柔弱的肩膀挑起全家重担。她每天起早摸黑,忙里忙外:白天,在厂里打工挣钱,晚上除了要照顾行动不便的丈夫和年幼的女儿,还要顾及年长的公公婆婆。 都说婆媳关系是天下最难处。然而,张小云可不这么看,她说:“既然嫁过来了,他们就是我的爹娘。”多年来,张小云始终把公公婆婆当亲生父母看待,出门时打声招呼,回家后亲热地叫一声。张小云住宅与公婆有一墙之隔,她每天准备好三餐,把二老叫过来一起吃饭。两位老人有什么头痛脑热的,她总会像女儿一样问长问短,为二老端茶倒水。有时,婆婆生病起不了床,她也会准时把饭菜送到床头,喂老人一口口吃下去。 “百善孝为先”,20多年的坚持,张小云用她的一言一行感动了二位老人。如今,张小云身份已升格为“丈母娘”,即便如此,她依然像往日一样承担着照顾丈夫和公婆的重任。在生活的困难面前,张小云却成功地营造出幸福融洽的家庭关系,一时在村里镇上传为美谈。 和谐邻居赛金宝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陈文元一家始终相信能做邻居也是前世修来的缘分。因此,对四邻乡亲,他们一家总是以诚相待。 “回来啦。”住在一个村上,抬头不见低头见,但凡碰到面,陈文元总会亲切地打声招呼。闲来无事,他会到邻居家走动走动,拉拉家常,说说话。哪家有了困难,夫妻俩只要能帮上忙的,都会主动热情地伸出手。请医送药,贴心问候,但凡能做到的,从来不会推脱。 村民们常常看到,陈文元夫妻忙里忙外,但大都不是自家的事情。“能帮的就帮一把,谁家没有个难处?我家有困难的时候,相信别人也会伸手的。”陈文元夫妻乐呵呵地说。邻居家有了婚丧之事,陈文元还会招呼乡亲们一起去帮忙。有时,邻居没时间到村委打证明、谈事情,他也会主动帮忙。就连外出旅游,他也会想到四邻,带点土特产一家家送过去。 “陈文元真是个好人。”陈文元的真心付出,赢得了邻居由衷的爱戴。 和谐家庭让人羡 “家是一个大大的保险柜和贮藏室,我们一家的幸福就贮藏在里面。”48岁的高琴说出的话让人意外,带着诗意却又如此朴实。高琴和丈夫梅建晋结婚至今,已经度过了20多年。如今这个幸福和睦、儿女优秀的家庭,让众多村民羡慕。 如何实现一个家庭的和睦相处,他们认为夫妻间相互尊重、信任、宽容、关心与体谅是最重要的。正如高琴所说的,没有一处地方比得上家的温暖、宁静、舒适,家庭成员之间的健康与和谐才是真正的富有。梅建晋是横山桥居委会党支部书记、主任,每天早出晚归,甚至连大年初一也不例外,有时刚到家吃晚饭,电话一来,放下碗就走人。作为妻子,高琴深知丈夫肩上的压力,主动挑起家里的生活担子,多做家务,照顾好孩子。同时,她还通过自学取得了会计师职称。对老人,夫妻两人都十分孝顺,经常嘘寒问暖,家里烧了好菜总会端给老人先尝。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他们的带动下,两个孩子十分优秀。儿子大学毕业后,工作认真踏实,获得领导的认可。上小学的女儿成绩优异,年年是三好生。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住在农村,高琴一家却十分注重环保,如少用塑料袋、买节能家电、不乱扔废旧电池等等。 |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