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家创业城市 戚区三管齐下 提优创业环境 |
发布日期:2011-08-10 |
美之韵服装店、御新茶叶店、小萍个性饰品店、上海麻辣烫、萍萍手机维修店、日用品商行、三腾五金加工厂……这些各式各样的小店经营正在见证着戚区创业就业的良好发展成果。自开展创业活动以来,戚区多措并举,通过完善创业服务机构,优化创业培训、创业指导、创业孵化以及创业扶持,为创业者营造公平、公正的创业环境,有力推动了创业工作持续健康稳定发展。2011年以来,戚区共完成创业培训365人,扶持创业91人,创业带动就业340人。 完善创业服务机构 戚区以区、街道、社区(村委)劳动保障条线为基础,实行三级联动,环环相扣,为有创业愿望的人员提供“三位一体”创业服务。在所有社区、村建立了创业服务点,配备专门人员,提供创业培训、创业指导、项目开发、融资服务等“一站式”创业服务,将创业服务、创业指导工作更加贴近群众,并联合工商等部门建立了创业服务窗口,鼓励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困难群体等,通过自主创业渠道,实行积极就业。目前戚区戚墅堰街道河苑社区、花苑社区、戚大街社区、花溪社区4个社区已被正式认定为常州市首批“创业型社区”。 创业培训一条龙服务 实施创业培训,戚区改变过去传统集体授课培训做法,树立“以人为本”的培训理念,实行授课老师学员互动方式,使培训工作实现活学活用。在开班前综合分析学员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水平、创业需求等状况,量身定培,因人施教。在创业培训工作中,制定了规范的业务流程,包括组织报名、实施培训、后续服务等“一条龙”服务措施。坚持做到每天由学员对当天的授课情况进行评价,坚持不定期、不定时进行巡查,强化监督,进一步提高创业培训质量。在后续服务期间,为自主创业人员提供项目、小额担保贷款等 “对接式”和“一帮一”咨询服务,邀请创业成功人士和学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介绍经验,进行创业激励,同时由培训教师及各政策相关部门的领导和一些专家对自主创业人员进行开业指导、政策扶持、管理咨询、权益维护,以提高创业成功率和存活率。 创业服务载体推动创业就业 目前戚区已建成创业孵化基地2个,入驻创业主体20余家,吸纳就业数百人。通过加大创业基地建设力度,规定和明确创业示范基地建设标准,以规范和引导戚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鼓励创业企业发展,提供优惠政策;在孵化基地推行免费参加创业培训,优先给予创业指导、优先办理开业手续、优先提供援助补贴;坚持可持续发展,广征创业项目;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