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一群80后在北站建设中走向成熟的故事 |
发布日期:2011-06-30 |
记者昨天获悉,在京沪高铁常州北站场站建设现场,常高新集团的“80后”用青春书写了成长的篇章。 “白面书生”变成了“黑马王子” 1984年出生的薛锋自2011年1月进入高铁客运管理公司以来,就投入到高铁场站的建设管理中,并迅速适应了新角色——运营管理部主管的要求,负责场站的弱电工程,监控设备、报警系统、门禁系统、收费系统等所有的智能化弱电设备的安装调试。 对工作的热爱让他对所分管的业务了然于胸。然而,在安装智能车位导航系统的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其中的艰辛只有薛锋最清楚:“工作量大,覆盖面广,一天有7至8个小时是在室外作业。”在炎炎烈日的炙烤下,“白面书生”变成了“黑马王子”。尽管如此,薛锋依旧任劳任怨地坚守在岗位上。 由于智能车位导航系统的整个线路要通过一个独立的小桥架穿行,这就要求在小桥架上每隔3至5米进行现场打孔并连接一段金属管。实际打孔穿管安装过程中,桥架变形大大影响了系统的美观性。那一晚,薛锋回家辗转难寐,第二天一早,他就跑到施工现场向老师傅求救,结果一切顺利解决。 薛锋感叹道:“高速铁路的安全必须依靠技术来支撑,现在不断地学习,也是一种能力的积累和提升。” 迅速进入角色 “80后”胡笳从去年7月参加工作起,就参与了高铁配套工程建设,负责项目手续报批、高压线迁移前期工作、出租车蓄发车场及社会停车场设备安装和装修以及施工现场监督管理工作。 自从高铁配套建设工作开始,胡笳就没有双休了,每周七天都在施工现场度过。有时在督促施工单位整改过程中,遇到棘手问题意见不一时,难免发生争执,胡笳总能耐心沟通,积极有效地解决问题;有时在施工过程中,碰到当地村民与施工单位发生矛盾时,他又能第一时间出面协调,甚至有时在调解矛盾过程中被一些人威胁,但是,胡笳依然坚持原则,照章办事。 有一天,施工单位工程项目不到位,影响了整体工程进度,胡笳责令他们马上整改,而那时已过了下班时间,全然忘记了当天要为女友庆祝生日这回事,一直在现场监督,直到整改到位为止。当工作全部结束,已是晚上10点多了,才发现女友打来的好几个未接电话。 “姐妹花” 袁晓燕和臧玉程分别于2011年1月和2月先后加入高铁客运管理公司,两个“80后”姑娘都被分配到综合管理部,她们负责人事、行政和办公室的工作,被同事们称为“姐妹花”。随着高铁通车的日益临近,她们对客服人员的培训也在紧张进行,并陪同实地演练。 梅雨季节的工地,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袁晓燕说:“一想到我是高铁场站的一分子,个人的得失就算不了什么。”“自从来到这里,咱就没再把自己当女生,裙子早被藏在箱底,每天都是T-Shirt、牛仔裤和运动鞋,也很漂亮吧!”臧玉程调皮地笑道。 |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