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新农村建设成果 五一村发放近500万福利 |
发布日期:2011-07-07 |
昨天,建行横山桥支行的工作人员分外忙碌,数十位五一村的村民们都拿着身份证和存单陆陆续续来取钱了。原来,6月30日,横山桥镇五一村4829名常住村民都收到了村里发放的“建党九十周年”福利——每人1000元,共计482.9万元。 “向村民发放每人1000元福利,是在村党委扩大会议上讨论决定的。”五一村党委副书记李俊告诉记者,“五一村正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指引,借助了改革开放的东风,依靠了全体村民的努力,才发展成了‘江南一枝花’。”的确,上世纪70年代的五一村仍是个交通闭塞、道路泥泞、生产条件很差的村,村民终年辛劳,勉强图个温饱。让五一村发生根本性转变的正是在改革开放春风下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坚持走工业兴村之路。如今,五一村的环境变美了,人民生活富裕了,2010年,五一村村级财入达1000多万元,村民人均收入有18700元。 “向村民发放福利,绝不是摆噱头,博眼球,而是希望借建党90周年之际,能让村民实实在在地感恩共产党,共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果。”李俊告诉记者。为了在“七一”之前把款项发到每一位村民手中,提前半个月,村里的工作人员就忙开了——收齐每家户主的身份证,统计家里有几口人以及银行确认存单。6月30日,15个自然村的30名召集人一起把存单发到了每家每户,多的人家收到了近万元,少的人家也有两三千元。 一次性支出近500万元,有人说五一村这次手笔很大。事实上,在造福村民方面,五一村一向舍得投入。五一村投入2600多万元为全村百姓办理了区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投资2000多万元,建造青年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大型健身广场、道德讲堂和村史馆;今年3月,五一村召开综合表彰大会,斥资100余万元对“十一五”期间有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进行表彰。 与社会事业的大手笔相反,五一村十分重视公务活动的开源节流,力求把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上。去年11月,五一村进行村委换届选举。按照惯例,15个自然村、34个村民小组,每个小组都要选出一名男队长、一名女队长,也就是68名队长。为精简人员、节约开支,村里对人员结构进行大胆改革,每个自然村设置2名召集人,负责政策宣传和相关农村工作。而在这30名召集人中,还有9人由村干部兼任。仅此一项,村里每年就至少省下了20万元开支。“把有限的钱用在造福村民上,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这正是我们五一村村干部的职责所在。”李俊坚定地说。 |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