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NGO” ——天宁区出现一道新风景 |
发布日期:2011-07-18 |
家住兰陵街道工一社区的镇全方老人,最近家里电脑出了问题,咨询修理部,对方要求把电脑搬过去,老人体力不支,为此一筹莫展。听人说起尤辉的“雷锋科技服务队”,老人试着打了个电话,没想到,尤辉和队员们不但上门帮助老人将电脑抬到了服务站,免费修好后又送回老人家。非但如此,此后的日子里,老人的电脑接连出现了键盘和打印机等问题,尤辉和服务站的青年志愿者几次三番上门服务,为老人解决了难题。 如今,尤辉2003年成立的“雷锋科技服务队”,服务内容从维修电脑到建立网站,从维修打印机到免费为群众培训计算机操作及修理知识,服务范围也从社区扩展到全社会。作为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雷锋科技服务队”已成为备受社会各界欢迎的“红色NGO”。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目前天宁区已有各类党员志愿者队伍314支,参与人员5397人,常年服务对象1015人,社会影响日益扩大。 “党员志愿者队伍也可以建成品牌。”据天宁组织部副部长周爱娟介绍,在兰陵街道,将实行“加盟式覆盖、品牌化运作”模式,以尤辉这位党员志愿者带头人为品牌,以加盟的方式吸收其他各类志愿者队伍,扩大服务覆盖面和影响力。 天宁区的“红色NGO”不仅发挥党员的率先示范作用,还进一步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不久前,王德林“一加爱心社”成立首个志愿者队伍党支部。“这样,紧紧依托有实力、有热情、有经验的党组织,以党员为主体,可以更加广泛吸引群众参与。” 近年来,天宁区积极探索党员志愿者队伍品牌建设,建成了服务功能多样、作用发挥明显、基本覆盖全区的党员志愿者队伍集群。比如,以村、社区下属支部为单位成立志愿者队伍,在居住地周边广泛开展义务巡逻、调解纠纷、环境卫生等活动;以有特长的个人为核心成立专业性队伍,在较大范围内提供心理疏导、科技服务、养生保健咨询等服务;设定特定服务对象的志愿者队伍,如“一加爱心社”主要服务伤残人士,“夏云秀爱心基金”主要帮助失学儿童等。同时,通过统筹共建,由不同党组织共同成立志愿者联队,目前企业党组织共建成立联队3支,区域统筹共建成立联队6支。 “志愿者服务他人后,还能在自己需要时获得其他人的帮助。”在天宁,统一印制“社区志愿服务储蓄卡”,志愿者持卡活动后,由被服务者或社区干部将相应服务内容、时间等信息记载储存在卡上,今后作为享受他人义务服务的凭证,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机制。“今后,志愿者队伍还将向专业化、规模化、连锁化方向发展。” 链接: NGO NGO是英文“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一词的缩写,是指在特定法律系统下,不被视为政府部门的协会、社团、基金会、慈善信托、非营利公司或其他法人,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政府组织。原动力是志愿精神,是公民社会兴起的一个重要标志。 |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