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小区三变——天宁区文明创建纪事 |
发布日期:2011-08-01 |
文明创建给老小区带来了什么变化?住在老小区的居民最有发言权。记者近日在天宁区几个老小区,听到不少居民反映,居住的环境变亮了,变美了,变干净了。 楼道亮堂了 68岁的周明华和老伴有晚饭后散步的习惯,可一到晚上整个楼道黑乎乎的,一不小心就容易摔跤。而现在,因为安装了楼道感应灯,这些烦恼没有了。 从今年4月起,由市、天宁区房管部门牵头,属地街道组织,共投入800余万元实施老小区单元楼道灯改造工程,涉及茶山、红梅、天宁、兰陵4个街道的3089幢住宅楼、8277个单元楼道,共安装楼道灯3.45万余盏,目前大部分老小区新安装的楼道感应灯已投入使用,整个工程到本月底全面完工。 近日,市建设文明城市指挥部收到兰陵街道浦南社区全体居民的联名感谢信。在信中,居民们一致表达了对市、区两级政府的感谢:久违的楼道灯亮了,给居民的生活带了极大的便利。 过道干净了 围绕创造更加和美的“安居”,天宁区还着力解决了一批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焦点问题,楼道杂物的清理可以说是其中的“老大难”问题。通过努力,这个多年的“顽疾”也被攻克,居民们纷纷拍手称好。 以往,老小区楼道里纸板箱、易拉罐等废品随处可见,自行车等私人用品还时不时占据半幅楼道,给出行的邻居带来许多安全隐患。 “这些沟通工作做下来其实挺不容易的。”工作人员蒋茹谈到过去两个多月的付出时说。在我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迎接“省考”的过程中,不管是区、街道,还是社区、物业,大家都主动放弃休息时间,齐心协力,挨家挨户上门沟通。要改变多年的生活习惯,对许多居民来说,确实不容易,但在文明城市创建这件事关全市的大事上,大部分居民都表示了理解,予以配合。如今,走进各个单元楼,过道的杂物全都销声匿迹了。 物业规范了 物业公司档次和管理水平难免参差不齐,然而,天宁区住宅小区创建工作标准却是统一的。 一开始,许多物业公司都头痛万分。“我们物业公司规模不大,盈利不多,对照创建标准,经济压力非常大。同时,环境整治的过程中势必侵占部分业主的个人利益,工作时很有顾虑。”某物业公司负责人的抱怨很有代表性。然而,面对压力,在沟通和宣传中,所有的物业公司都能克服困难,100%按要求做好物管分内的事。 记者看到,如今天宁区的老小区,不仅外墙粉饰如新,内部也明亮清洁,整治前后小区环境天壤之别。 现在,分布于6个街道的由10人组成的督查分队依然每天在各个小区现场巡视。“基本上我们会以每个星期5个小区的速度开展督查,对于易复发的问题集中小区,我们的频率还会更密一些,希望能将创建标准长期维持。”督查组工作人员说。 |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