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3个月考评一次信用 建筑市场监管“新规则” |
发布日期:2011-08-04 |
对建筑企业和个人建立诚信考评体系,每3个月考评一次信用;在招投标时尝试打破原来的技术、价格二元评分结构,引入信用分。8月2日,记者从全省建筑市场监管工作半年形势分析会上获悉,我市已在全省率先建成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实现建筑市场和施工现场联动。今后,如果建筑企业平时不讲诚信,最终会无法生存。 一直以来,建筑市场各方主体存在不同程度的信用缺失,常常不按建设程序办事。“这主要是施工现场和建筑市场不联动导致的。”市城乡建设局建管办工程师汤国忠说。 为此,我市从2006年开始构建建设市场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其中有质量监督管理、安全监督管理、工程招投标管理、工程造价管理、执法管理、综合信用评价管理、建筑业企业管理、监理企业管理、预制砼与预拌砂浆质量信息管理、施工许可证管理、竣工备案管理、图纸审查管理、勘察设计企业管理等13个子系统。 目前,建筑市场监管信息系统有2008年以来常州市范围内工程项目3600多项,企业3744家,注册建造师8689人,技经人员54000多人,安全三类人员16646人,持有岗位证书技术工人5925人,以及日常现场检查情况、季度综合检查情况、历年来企业和个人受奖和处罚情况等各方面信息。“今后,还将把设计、勘察、监理和中介等建筑市场相关信息纳入系统,企业日常表现都是透明公开的。” “建筑市场监管信息系统是建立建筑市场诚信体系的基础,也是实现施工现场和建筑市场联动的平台。”今年上半年,通过这一系统对我市537家建筑业企业在网上进行了信用考评,其中31家企业为优秀,185家企业为良好,291家企业为一般,还有8家的年度《江苏省建筑业企业信用手册》被取消。 “信用考评的成绩,今后将被计入招投标中,根据项目类别,分为20分、10分和5分三个等级。”汤国忠说,某企业信用考评时获得90分,按总分20分信用分计算时,就是18分。而我市尝试引入信用分,就是希望打破原来注重技术和价格的二元招标评分结构,整体推进形成公开的市场、共享的资源、公平的竞争,逐步实现“今天的现场行为决定明天的市场准入”。 |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