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老小区整治旧貌换新颜 “三大工程”扮靓家园
发布日期:2011-08-29

  宽阔平坦的柏油路,清洁整齐的墙面,房前屋后井然有序停放的车辆……如今,走进北环新村,眼前已不再是那个破旧的小区了。一位在这里住了20多年的老人感慨地说:“真像搬了新家!”

  去年6月份开始,市区相关部门共投入近5000万元,对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北环新村实施了提升工程,对居民楼外墙进行出新,亮化楼道;横七竖八的网线、电话线、电视线等弱电入地;同时,通过改扩建,新增停车位……不到半年时间,北环新村焕然一新。

  同样,勤业新村落水管建在房屋北面,可不少居民将厨房、洗衣机等搬到了阳台,改造后,落水管建到南面,成为一道独特景观;红梅新村内河塘污水横流,改造后,沿河杨柳依依,成为居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始于2003年的常州老小区整治,曾被住建部作为全国历史上唯一的老小区整治项目推荐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老小区整治项目“常州模式”得以在全国推广。经过7年多努力,常州一幢幢老旧居民楼旧貌换新颜,与拔地而起幢幢新楼交相辉映,构绘出风景如画的现代新城。

  老小区综合整治工程:

  2007年以来,我市共投资7420万元,完成了52个老小区和181处散居楼共计249.42万平方米综合整治任务,整治工程涉及965幢住宅楼2527个单元,共惠及居民32285户。

  老住宅区提升工程:

  为落实长效管理措施,我市对已实施整治的成建制老住宅区 “回头看”,全面开展提升工程,包括小区出新、停车设施建设和安防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设施功能,改善居住环境。截至2011年上半年,全市共对14个小区120万平方米的老住宅区开展了提升工程,工程总投资3.16亿元。

  市区住宅小区停车设施建设工程:

  2009年7月,我市在翠竹北区和体育花苑进行停车设施建设试点,共计新增泊位912个。试点成功后,全市住宅小区停车设施建设工作随之全面展开。截至2011年上半年,我市总投资6057万元,在全市住宅小区共计新增停车泊位15000个,住宅小区停车难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