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联:凝聚侨心汇聚侨智 维护侨益发挥侨力 |
发布日期:2011-12-14 |
自2006年常州市第七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以来,市侨联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团结动员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在积极参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拓展海外联谊、依法维护侨益、开展群众工作、加强自身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显着成绩。 服务发展成效实。5年来,侨联各级组织积极运用海内、海外两个平台和财力、智力两个资源,全力服务转型升级和引资引智工作。引进协议利用外资7492万美元,实际到账外资4825万美元;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86人,留学人员企业123家;连续4年举办“牵手高校和侨企—产学研对接”活动,参与主办、承办和协办大型经贸交流活动16场。 参政议政效果好。积极组织广大侨界群众和海外侨胞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建言献策,提出提案议案268件,反映社情民意55条,调研报告15篇,推动省人大重点督办案《江苏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居住证制度暂行办法》顺利出台,《关于提高企业退休困难归侨生活补助标准》的提案得到采纳落实,《重点解决有市场、有效益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被评为市政协优秀提案,积极呼吁配合出台“提高我市归侨侨眷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生活补助标准”、“提高企业退休困难归侨生活补助标准”、“年满70周岁老归侨居家养老政策”等3项为侨服务政策。 联谊交流层次高。5年来,各级侨联组织共接待24个国家和地区海外侨胞2355人次;先后邀请加拿大加中科技及服务协会、美国硅谷信息企业协会、菲律宾SM集团、新加坡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法国华人社团等国际着名学术机构和海外知名人士来常考察交流;形成“海外华人华侨高层次人才江苏(溧阳)行”、“相聚长三角—海外博士常州行”、“创业之桥—海外人才相聚常州”、“海外华文媒体看常州”等诸多活动品牌。 服务社会情谊浓。引导归侨侨眷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在贫困地区捐建“侨心小学”、“希望小学”,连续10年捐助安徽大别山天堂寨小学。关爱归侨侨眷无微不至,长期坚持“五个一”关爱工程,开展“百名归侨侨眷看常州”、“老归侨回娘家”、“侨帮侨”等联谊帮扶活动近200次,走访困难归侨侨眷、“四有人才”眷属1000多户,送上慰问金、慰问品70余万元。 自身建设根基牢。按照中国侨联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组织的要求,市侨联开展了书香工程·侨界读书月“我与书的情结”和“侨界道德讲堂”等活动,在侨界营造了崇尚学习、修养道德的浓厚氛围;通过举办学习座谈会、专题报告会、业务培训班等活动,积极引导侨联干部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锻炼了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纪律严明的高素质侨联干部队伍;围绕改革开放30周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建党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等重大纪念日,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系列纪念活动,引导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继承优良传统,发扬改革创新精神;积极探索以党建带侨建和符合侨联特点的组织模式和工作机制,形成了紧密型、开放性、协作强的组织网络,组织力量进一步壮大,组织功能进一步健全。 |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