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讲堂再被关注 《求是》刊登徐缨文章 |
发布日期:2011-10-08 |
9月中旬,今年第18期《求是》杂志刊登了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徐缨的署名文章《来自家门口的道德春风——常州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详细阐述了常州如何按照“群众参与、群众推动、群众受益”的思路,把“道德讲堂”进一步向纵深推进。 如今,由基层发端的“道德讲堂”,正用最朴实、最有效的形式,在我市演绎着一场生动的道德“体用实践”。 “小故事”与“大主题”的相互作用 “天下有大道,风光无限好,一个德字走四方,处处春意闹……”悠扬的合唱声,从钟楼区西林村便民服务中心飘出。60多位村民正聚集在这里开展“道德讲堂”活动。 道德讲堂在这里已经开展了一年多,月月有大活动,周周有小活动。“只要我们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就能积小善为大善,积小德为大德。”这些作为经典被村民们朗诵的一句句格言,并非出自圣贤伟人,而来源于村民们熟悉的家门口人。 作为江苏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城市,到去年,常州全市人均GDP已达1万美元。经济发展了,道德文明建设水平如何匹配?这成为市委市政府和龙城市民不约而同思考的一桩大事。 我市也曾按常规做法,组织事迹报告会和各类座谈等,对先进人物事迹进行宣传,希望群众从中受到教育并效仿。但是,收效并不是十分理想:许多参加了活动的基层群众,觉得这些先进人物“站得太高”,“离得太远”,“有感动,学不来”。 市民的需求旺盛,群众的智慧也无穷。钟楼区在常州最先开始建设“道德讲堂”,很快受到全区普遍欢迎,参与者接踵而来,迅速覆盖机关、学校、社区、企业等各个领域:机械一社区的“青松书场”、西林村“六老讲堂”、东头村社区“道德故事会”等一大批优秀讲堂脱颖而出。到2010年8月,该区已建成127所“道德讲堂”,开课2021场次,参加者达91053人次,覆盖机关公务员、企业职工、未成年人、社区居民和新市民等几乎所有群体。 “道德讲堂”开场告捷。自此,一场令人怦然心动的大规模“平民教育”活动风生水起…… “知行合一”成为城市文明的集体追求 “群众选群众,群众评群众,群众学群众”。 “德馨角”的“道德讲堂”上,居民周明皋自告奋勇上台演讲:“企业家蒋钦方4年来帮助安徽郎溪近50名学生,这事值得说一说。”他刚一讲完,立即赢得了满堂喝彩。他说:“邻里好赛金宝,回头我还要去收集邻里互助的故事,等下次来再讲给大家听。” 在“道德讲堂”上,众多平时默默无闻,长年从事美德善举的人被发现:“钥匙阿姨”徐琴秀,不畏严寒勇救落水女孩后默默离开的“温商英雄”林建利,以赤诚之心感召村民的金坛市黄金村党总支书记严清华,遭遇车祸仍不忘给工友结清工资的“诚信夫妻”……一个个凡人小事,收获着身边的感动。 “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2010年8月以来,常州市已有3.5万人走上街头,从事各类志愿服务,用自己的力量为社会送上温暖。2010年10月,江苏省第十七届运动会在常州举行,闭幕当天大雨倾盆,但在4万人的现场,没有拥挤,没有喧哗,观众进退秩序井然…… 紧扣“讲什么”、“谁来讲”、“在哪讲”、“怎样讲”等关键问题,“道德讲堂”通过一个个有名有姓有血有肉的身边好人、一件件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凡人善举,使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化为具体形象,更加入耳入脑入心入行。 “道德讲堂”小支点,撬起公民道德建设大工程 现在,常州城乡的“道德讲堂”已有500多个,受众超过百万人次。今年上半年,从全国文明办主任培训班传来明确信息:明年的全国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中,发端于常州的“道德讲堂”建设,将被列为重要条目。而在此前,“道德讲堂”已经被列入今年的《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操作手册》。 缘何一个地方性的精神文明建设举措,被上级如此重视并刚性推进? 中央文明办专职副主任王世明说,“道德讲堂”建设,是“在精神文明创建的核心部位大做文章,在如何把创建文明城市引向深入上大力突破,在如何破解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人的‘道德心’、‘道德实践’这个难题上积极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王世明认为,这种形式实际上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这个典型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今年初,常州的“道德讲堂”建设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的高度肯定,他专门批示:常州市开展“道德讲堂”活动收到很好的效果,是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可总结他们的经验,在媒体宣传推介。省委书记罗志军也作出批示,要求“加大省内宣传力度,为‘两个率先’创造良好环境”。 《来自家门口的道德春风》一文,就是向全国展示了“道德讲堂”已经逐渐成为我市争当文明人、争做文明事、争创文明城的“增长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升公民文明素质的“着力点”,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提升城市软实力的“支撑点”。 发于点滴而行于心,身边的这一个个小小“讲堂”,正逐渐浇灌着每个常州人的心田。 |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