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城市,让社区建设站到了新的路口 |
发布日期:2012-01-17 |
奋战十年,500万新老市民翘首期盼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终已收获硕果,这个目前国内影响面最大、百姓参与度最广、含金量最高的城市荣誉终于实至名归。 十年文明创建路,延陵今朝终梦圆。梦想得以实现,龙城理应自豪。在城市面貌变绿变畅、道德讲堂蔚然成风、百姓感知交口称赞的过程中,一切都水到渠成。大到城市形象、小到邻里街坊,创建所带来的,已不仅仅是文明评价本身,更多的是家园亲情的归属和幸福指数的提升;百姓所乐道的,也不再是突击式的整改,而是城市运行的顺畅有序和居家生活的便捷舒适。 文明,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人类进步的理想状态,即,人与自然情景交融、人与人相互平等、人与社会和谐一体。站在创建成功的新起点上,我们深知:一座文明的城市,不仅要靠建设,更要靠管理——前者是筋骨,后者是气血,气血旺则筋骨强。在当前社会结构急剧变动、利益格局动态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特殊时期,基层社区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已经日益成为“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的前沿阵地。 尝尽艰辛,破茧成蝶。龙城所赢得的,已不仅仅是一个称号、一份荣誉,更是一层底蕴、一种文化;而我们的社区则在这种文明的建构与文化的积淀中实现了她的华丽转身:穿行于城市的大街小巷,仰首望蓝天,俯身拂碧水,推窗见绿意,每一处都散发着怡人的魅力;行走在花园式的弄堂街区,生活中些许凡人关爱、邻里间点滴道德善举、帮困下几分人间温情,无一刻不溢满阵阵暖流。于是,一座慈善之地、文明之城、幸福之都的美丽画卷荡然铺开,置身其中,心旷神怡,惬意与满足油然而生。 社区,这一提供居住环境、引领文明生活的单元体,在社会管理创新的视野下,又一次站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基层建设格局亟待重新洗牌,社会服务外延将被重新界定,自治、互助、共建、分享作为社区建设新的理念,越发明朗。于是,优化服务功能以扩大社区影响、理顺体制机制以增强社区活力、逐步放权赋权以推进社区自治、强化维稳动员以填补管理空白,成为基层社会管理的应有之义和当务之急。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十年弹指一挥间,而今迈步从头越。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是扬帆起航的呼唤,更是催人奋进的号角。以文明的概念望去,城市精神薪火相传,一种和谐与安宁、一份健康与安全、一方便捷与舒适,品质生活呈现眼前。 |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