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大手牵小手 “致愿”串起一元钱与一万元的情缘
发布日期:2011-11-29

  再过几天,兰陵中学“致愿社团”的新团员们就要迎来期待已久的入团仪式——徒步至张太雷纪念馆,在历史的洗礼中正式入团。

  “致愿社团”,是致公党常州市委成立的一个品牌公益社团,从2008年底启用的这种特殊的入团方式,是兰陵中学团委书记王宏轩的“别有用心”。“每次徒步,致公党成员都会和学生一起参加,既锻炼身体,也是致公党的‘大手’牵起兰陵中学学生‘小手’的实践。”

  2007年,当过老师的致公党常州市委综合支部主委陆卫军,得知兰陵中学有两位品学兼优的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每天走路上学,往返要花去近两个小时,仅仅是为了省下一元钱的公交车费。陆卫军想,如果这两个小时间让学生多睡会儿、或看书或干些家务或锻炼一下身体,是多好啊!于是,在支部会上发动,很快,“致愿社团·爱心基金”在兰陵中学成立,支部每年捐赠1万元,帮助农民工子女顺利完成学业。成立仪式上,综合支部还购置了两辆崭新的自行车,奖励给那离学校远但学习勤奋的农民工子女。这“一元钱与一万元的情缘”,也在致公党常州市委和兰陵中学被传为佳话。

  在兰陵中学,外来农民工子女占学校总人数的60%以上,相当一部分进城务工家庭的孩子,性格比较内向且自卑。“致愿社团”的助学基金除了在经济上给予这些学生一定的资助外,更应从身心健康上关心进城务工家庭孩子的成长、成材,这甚至比经济上的资助来得更为迫切和实在。由此,支部党员和兰陵中学开展了领养“致愿林”、进社区慰问孤寡老人、培养张太雷纪念馆讲解员等一系列活动。

  八年级6班的胡竞,刚进校时还是个内向的小女孩,用老师的话说,“各方面都不突出”,而如今,胡竞是班里的班长,写得一手好书法,还是“致愿社团”学生中的负责人。“变化很大,学习优秀、组织能力强”是老师对她最新的评价。而在兰陵中学,这样的学生还很多。

  连续三年,兰陵中学的操场竖起了“这里的春天很温暖”、“我和春天有个约会”的横幅, 3元、10元、50元,同学们把自己心爱的小物品拿出来义卖,有的是自制的卡通画、书法作品,有的是编制的中国结,如意结,还有小盆景、小花篮,更有讨人喜欢的小熊、小白兔、小房子等玩具,机关干部、周边学校、社区的叔叔阿姨们就成了这里的顾客,而募集的善款有的捐给了“广西龙胜西部计划爱心之旅”,资助西部贫困地区优秀学生完成学业,有的传递到遥远的青海玉树、贵州毕节地区。“接受爱心,传递爱心是学生们在这个社团学习到的最珍贵的品质。”王宏轩说。

  每年的“五四青年节”和“12·9”,都是“致愿社团”新成员们入团的日子,目前,团里共有学生50多名。走过整整五年,进社区倡导文明上网、慰问孤寡老人、寻访老常州等这一系列活动得到了各级组织的好评。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