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的“道德讲堂”,画的小人书萌到不行! |
发布日期:2011-12-07 |
孩子笔下的“道德故事”,本报讯 “在玉隆湾看到一位老爷爷和一位老奶奶,吃力地搬了很多东西,就帮着他们一起搬到了家门口。”这是泰山小学五(3)班熊汶同学前天的亲身经历,也是他昨天上午的美术课主题。半节课时间,白纸上已经有了抱着孩子的老奶奶,和满头大汗的老爷爷,线条稚嫩,但很生动。 这堂美术课,其实是泰山小学“道德讲堂”的一项活动。把自己看到的、经历的一个个道德小故事画成小人书,这样的美术课每半个月就上一次。充满乐趣的方式,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孩子都非常喜欢。一年多里,他们已经创作出了150本道德小人书,分成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和个人品德四个篇章,统一制作封面装订成册,“主编”栏里一本正经标着孩子们的大名。 随便翻了几本小人书,在场的大人们顿时都惊了:“果然孩子才是最有想象力的人,要是让我画,肯定差远了!” “蛋蛋从小体弱多病,蛋蛋妈妈因为蛋蛋生病都快急死了,全家人都为蛋蛋担心,看来他们很关心蛋蛋……蛋蛋的爸爸和妈妈从不吵架,有什么事总是和气地商量……”这是个胖胖的小男孩画的家庭美德故事,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自己都以一颗圆圆的鸡蛋形象出现。十几页纸上画了蛋蛋给奶奶捏脚、爸爸妈妈互相盛饭、妈妈照顾生病的蛋蛋等日常生活场景,配上稚气的语言,真是“萌”得不行。 五年级蒋铭同学画的《垃圾的心里话》是个环保主题的社会公德故事,画了一片生活垃圾在街道、校园、野外流浪,最后被回收再利用的故事;《三毛从军记》是个职业道德故事,画了个不停跳槽的年轻人;还有个以“诚信”为主题的,画面中一个秃头男人正在对行贿者大拍胸脯:“你放心,我是有名的诚信干部。收多少钱办多少事,不成如数退还!” 因为这些可爱的小人书,泰山小学成为市“道德讲堂”示范点。校长宣静娴说,画道德小人书,是因为发现孩子们平常都爱看口袋漫画,虽然有趣,但难免有些内容不够健康,不如教他们自编自创,既练了创造力、思维力,又寓教于乐。“我们请画家季全保来上辅导课,还把这些小人书在家长和社区中传阅。孩子都是很纯真的,这样的表达方式,会让美德教育有更好的效果。” |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