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全国文明城市:带来常州全面大提升(2) |
发布日期:2011-12-22 |
常州大使涂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顾秋琴:创建文明城市,也促进了经济发展。 武警常州支队战士余森森:我为常州成为全国文明城市感到自豪,保一方平安是军人的天职,愿为第二故乡做一名文明的典范。 刷新道德高度 十七届省运会开幕式,数万人云集常州奥体中心,进出秩序井然,场内干净整洁,而闭幕式时大雨滂沱,依然秩序井然; 南大街商业步行街,节假日人流量近50万人次,地上却难找到烟头和瓜皮果壳; 市妇联白血病儿童阳光基金名单中,有一位留名为“常州奶奶”者,捐款100万元,6年来这位“常州奶奶”还持续为26名特困儿童资助23.6万元。多家媒体多渠道采访都遭婉拒,至今不知姓甚名谁。在这位“常州奶奶”的感召下,常州涌现出了无数的“常州爷爷”“常州阿姨”和“常州叔叔”; ……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进程中,500万新老常州市民与文明同行,素质不断提升。 #p# 教师茅可凝:要通过更多孩子的文明行为,带动更多家庭的文明创建,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公交301车队司机刘丽:公交是流动的风景线,公交人要以更优质的服务,为文明之城再添光彩。 “道德讲堂”:家门口的净心之旅 11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宣传部长刘云山,走进我市花园南村社区“道德讲堂”。他在现场听讲后表示,“常州的‘道德讲堂’,通过群众讲自己的事、讲身边的事,来教身边的人,实现了自我教育,是思想道德建设的创新之举,为全国的思想道德建设创造了非常好的经验,值得全国各地学习借鉴。” “道德讲堂”在我市开展两年来,5000多个讲堂已遍布城乡,受众超过600万人次,1万余位长年从事美德善举的身边好人被发现被推广;广播、网络、手机“道德讲堂”也纷纷开通;广场式、楼道式、车间式的“道德讲堂”广泛设立。其中,“常人尚德”新浪微博群已有“粉丝”超过5.5万人,全市发出“道德积分卡”10万余张,央视《道德观察》栏目一个月内两次来常州追踪报道。 如今,走进“道德讲堂”已成为很多常州市民的生活习惯。锦阳花苑社区70多岁的居民陈佩珍说:“我们社区‘道德讲堂’每周开讲一次,我场场必到。在这里,能听到身边的那些好人把爱心献给社会、把孝心献给长辈、把关心献给他人的故事,觉得很温暖,心情很好。”82岁的夏云秀老太太是讲堂上的“草根明星”之一,这位退休教师,先捐助3万多元专用于帮困助残,后又捐赠1万元成立慈善基金。国检局工作人员韩彤也因讲堂而成为“身边的榜样”。她把老家的公公婆婆等一起接来同住,一大家人其乐融融。她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后,一批原本素不相识的同龄女性,主动找到她求助家庭和睦之道。 “道德讲堂”,让市民间的沟通多了,关系亲了;让邻里间心气顺了,矛盾少了;让社会假丑恶少了,真善美多了。以往,钟楼区西林村拆迁问题较为突出,自“道德讲堂”开办以来,在身边道德人物感染下,这些现象得到明显改观。村党总支书记姜建元说:“现在上访的基本没了,相亲相爱、和美的家庭多了,守望相助、和睦的邻里多了,倡导新风、促进和谐的人多了。”文亨花园社区书记卢东也说:“原来,我们一年中因漏水、养狗、摆放杂物而导致的纠纷处理超过240起。在开办道德讲堂后的一年里,这一数字下降了三分之二。” 今年上半年,从全国文明办主任培训班传出信息,明年的全国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中,发端于常州的“道德讲堂”建设,将被列为重要条目。此前,“道德讲堂”也已经被列入今年的《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操作手册》。 #p# 交通协管员施志强:文明城市有全市老百姓的功劳;维护道路畅通,是我的职责;文明出行,是每个人的起码素质。 江苏省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朱霄:创建文明城市是万里文明长征的第一步,我们将不断努力,将文明进行到底。 30万志愿者:让奉献成为一种习惯 窄小的屋子,简陋的家,甚至还有些破败,这是王德林的家。 王德林高位截肢。但就是这样一位残疾人,在窄小的陋室中,天天却想着那些需要帮助的孤寡老人和残疾人,并以自己的行动和人格魅力,感染、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他创建的 “一加”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有16个分队、56个服务点、核心队员200人,注册志愿者3000余人,服务的对象已达到数万人次。 王德林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但30余万像王德林一样的志愿者,迸发出来的力量则足以温暖更广阔的社会。 目前,常州市志愿者总会已发展直属志愿者协会、分会和服务总队等团体会员41个,下辖各级各类志愿服务组织由2003年的630余支扩大到2300余支,注册志愿者人数也发展到30余万人,占市区人口的13.3%。建成全省一流的市志愿者服务中心,每年向社会提供40万小时志愿服务。我市“镇镇建立农村志愿服务站”的经验做法,还获得了“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创新案例奖”。 配合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志愿者们组织开展了“学礼仪、创文明”、“文明交通志愿者”等特别行动。由市领导带头,万名机关干部亲自走进社区,走进60万户市民家中,听心声,送服务;万名交通志愿者穿上“红马夹”,上路劝导不文明交通行为,并长年驻守3000多个交通路口、公交站台…… #p# 交警赵鑫:现在市民出行的整体素质提高了,但还要进一步纠正跨越护栏、违章停车等个别现象。 爱心流淌:人人爱我,我爱人人 市民素质是城市文明的核心,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我市一方面坚持不懈地在广大市民中宣传引导文明礼仪,创新慈善机制,形成互助互爱的和谐氛围;另一方面,深入推进学习型城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掀起一场提升市民素质的教育实践活动。 我市在全国率先改革慈善基金募集方式,建立低收入家庭和大病困难家庭救助机制,全市慈善基金规模从原来的不足2000万元猛增至17亿元,名列全国地市级之首;全市每年用于资助困难家庭的资金从不足20万元提升到近亿元;累计救助困难群众35万余人次。 近年来,全市24万中共党员联手开展“党员进老区,万人帮万户”活动,让50万老区农民同步迈进小康;全体市民开展“捐出一张废纸,奉献一片爱心”活动,已成功让30多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重获新生…… 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全民参与的文明实践,成功激发了人文常州、道德常州建设的生机活力,“做文明人、建文明城”的氛围更加浓厚,特色更加鲜明,成果更加丰硕。 依托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坚实基础,我市制定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3年规划,分类实施、分层推进,建立形势政策报告会、百人百课下基层等工作制度,工作成效逐步体现。今年6月,中宣部组织中央媒体集中宣传常州“把握发展需求、贴近群众实际,以发展惠民体现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成效”的经验做法。 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再攀新高,其中,已建成1052个“阳光驿站”,并实现社区和行政村全覆盖,5年荣获江苏省未成年人工作“优秀服务品牌”。2008年,我市还成为首批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 |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