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节特别报道:我们的榜样!爱从内心升起 |
发布日期:2012-03-09 |
身残志坚的“女雷锋” 姓名 赵军芳 岗位 武进区漕桥老街的芳芳服装店老板 事迹 多次拾金不昧,还义务带聋哑徒弟 “你们放心,掉在我这里的东西,小到一串钥匙、一个头盔,大到存折、现金,我都不会要的,一定会还给你们!”这句话,“女雷锋”赵军芳不知“说”了多少次,在她位于武进区漕桥老街的芳芳服装店里,10多年来没有少过客人一样东西。在漕桥,很多老百姓都知道赵军芳是一位身残志坚的“女雷锋”。 幼时因小儿麻痹症,导致听力及腿脚残废的赵军芳,凭借着手艺好、收费公道、为人和善,所开的芳芳服装店很快在漕桥周边出了名。一次,她无意中碰到了以前工厂的工友刘亚萍、顾晓娟、杨林等人,看到和自己一样的聋哑姐妹生活没有着落,她毅然伸出援手,教她们学起缝纫活。 “带一个徒弟要一年多时间,我们不收她们一分钱,中午还供午饭吃。”赵军芳的母亲宋玉英说,除了赵军芳的弟弟、弟媳,女儿一共带出过5个徒弟,“几个工友看到军芳这样帮她们有些不好意思,军芳就比划着说:‘我们虽然是残疾人、聋哑人,但也要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你们愿意学补衣服的手艺,我就愿意教!’工友这才安下心来,后来都自己开店去了。”宋玉英说,因为是聋哑人,在学习拷边、三角针、缝纫等技巧时,手语并不能很好地进行沟通,有时候赵军芳就只能一遍遍地手把手教她们…… 今年2月28日中午,刚刚忙完的赵军芳发现桌上角落有张当天存入银行的10万元定期存单和失主的身份证。赵军芳急忙将证件和存单收好,到了下午4点多,失主满头是汗找上了门。让母亲核对了失主的姓名、籍贯和居住地址后,赵军芳将保管的身份证和存单一并交给了来人。 女法官刚柔相济 姓名 邵洁 岗位 天宁法院法官 荣誉 全国法院先进个人 当全国法院先进个人的荣誉传来时,她却因为严重的肾病,左肾摘除而病休在家——在“三八妇女节”来临前夕,天宁法院发出号召,要求全院干警争当“邵洁”式的好法官。 2月底,最高人民法院表彰全国先进,天宁法院法官邵洁成为我市唯一获奖个人。 入行18年来,邵洁从民事审判到审判监督,再到诉讼服务,恪守人民法官的庄严承诺,严格依法办案,从无半点瑕疵。在一起医疗纠纷案件的审理中,她反复推敲,发现死者的直接死亡原因有疑义,为查找真相,她亲自去安监局调查笔录,在遭到拒绝后,她没有就此作罢,反而跑得更勤,不厌其烦地问,终于拿到笔录,使案情真相大白,给了死者家属一个满意的答复。 而对待当事人,邵洁又总是那么宽容。一次,一位脾气暴躁的当事人气势汹汹,可邵洁不但没有恼火,反而面带笑容地为当事人明理释法、指点迷津。“当事人也是受了委屈,一时激动没有找到合适的发泄点而已。”邵洁告诫年轻法官,“如果我们尊重当事人,把当事人当成自己的朋友或家人,耐心倾听他们的陈述,去了解纠纷发生的根源和各方当事人的要求,让当事人感觉到我们对他的事情是重视的,后面很多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但是,每每遇到原则性问题,邵洁却从不妥协。在一起交通事故赔偿案件中,受害人,即原告要求赔偿的项目中有关于其父亲的被抚养人生活费请求,但户籍资料显示,其父有服务场所,邵洁据此推断,原告父亲应该享有养老金或退休金,不符合被抚养人的范围。为查明真相,邵洁走访了市社会福利保障中心,调取到原告父亲享受每月1000多元退休金的证据,据此,驳回了原告不合理的请求部分。 坚守“男性领地”25年 姓名 翁敏红 岗位 戚研所高级工程师 荣誉 常州市“五一”巾帼标兵 机械设计与研发算得上是男性的“传统领地”,可就有这么一位不服输的倔强女性,在此坚守25年,先后主持完成技术开发项目30项、申报专利35项、发表论文10篇、获6项高新技术产品认定。她就是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翁敏红。 1987年,翁敏红从东南大学毕业进入戚研所,主要工作是铁路大型养路机械的设计研发。成天与枕木、基石、铁轨打交道,翁敏红没有觉得枯燥,她信奉完美主义——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 为了确保火车稳定运行,铁轨下的路基石需要不断夯实,但国内传统的作业方法不但效率低,且精度和稳定性还无法满足铁路高速重载的要求。为了攻克这一瓶颈,翁敏红带领团队,开展技术攻关。为了获取第一手资料,翁敏红坚持每次试验必到现场,无论严寒酷暑,从不缺席。通过对国内外同类型产品的反复分析研究,翁敏红终于完成了项目自主设计,并于2009年通过铁道部专家组技术评审。新产品不仅能完全替代进口,其作业效率更比传统产品提升40%,是目前世界上作业精度和作业效率最高的铁路捣固机械,完全满足了高速满负荷运行的需要。在个人取得辉煌业绩的同时,翁敏红还积极带领团队,开展科研成果申报,近3年来各类科研项目共获资助200多万元。 从一度的闭门造车,到公共标准研发产品,翁敏红深谙行业标准的重要性,“谁掌握了标准的制订权,谁的技术就成为标准,谁就能够有效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获得最大的利益和生存空间。”多年来,翁敏红先后完成了8项捣固装置企业标准的修订,组织完成32项公司委托验收产品的企业标准制定及修订工作,建立《工程机械技术标准体系》目录,完善《工程机械技术标准体系表》的内容…… #p# 3年建起700亩农场 姓名 应英 岗位 常州笙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荣誉 江苏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常州市先进青年创业典型 3年多前,应英还只是个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大学生;短短不到4年的时光,应英却成为了一家拥有700亩农场的现代农业企业的掌门人。这位从走出校门伊始就选择自主创业的年轻姑娘,似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敏锐,她相信,别人看不到的才是真正的机遇。 2008年,应英从江苏科技大学毕业,她的择业令周围的朋友惊愕不已——她主动承包了一片已经抛荒的土地。朋友们好心相劝:“你一无技术,二无经验,三无资本,要这么大片土地干嘛?” 可应英却不为所动,她始终认为,现代高效农业前景一片光明。不懂农业知识,应英就参加各项培训,请来农业专家实地指导,自己跟着下田实践。从创业之初连水稻和小麦的种植时间都分不清,到如今随手拿起一颗蔬菜就能讲出个“子丑寅卯”,其中的甜酸苦辣只有应英自己知道。 为了将有限的资金利用最大化,应英采用基地加农户统一品牌的模式,并利用基地部分土地招商引资,积极争取资金和项目的支持。3年多来,应英获得了员工的信任,收获了合作农户的支持,由她创立的笙绿农业也逐步走上正轨。 如今的笙绿农业园面积已达近700亩,累计投资超过500万元,并已形成了三大特色区域:200亩林果种植区,250亩特种蔬菜栽培区,200亩特种水产养殖区。笙绿出产的农产品中,11种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种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紫薯和番茄还拿下了“常州市名优农产品”认证。此外,公司还先后获得了“常州市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常州市先进农业企业”、“常州市农产品例行抽检示范基地”等多项荣誉,九三学社江苏省委在此设计了全市首家“九三学社专家工作站”,邀请全省知名的农业专家定期来笙绿提供技术服务和指导。 志愿金花开遍四方 姓名 金花 岗位 戚墅堰区东方小学教师 荣誉 江苏省优秀青年志愿者 “金石为开义举遍四方,花晨月夕师爱漫东小。”这是戚墅堰区东方小学师生送给金花的对联。从2008年至今,金花四度走进四川安县晓坝灾区,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志愿者成立了“心愿志愿者服务队”,开办暑期辅导班,帮助当地学生补习功课,并进行心理疏导。金老师凭借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不仅深受当地学生和家长的喜爱,更让参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们佩服不已。 2010年和2011年暑假,金花牵头组织省常中、市一中等校师生赶赴大别山,向当地学校捐赠课外书籍。在走访结对活动中,金花提出“交一个朋友,学一样农活,帮助他们解决一个问题”的倡议,常州学生与山里的孩子们一起喂猪喂鸡、捡菜做饭,感受生活的不易。山区数日,作为组织者的金花总是最后一个吃,最后一个睡,每天总要抽出时间,与同学们交流,了解他们的感受,为他们鼓劲。 金花还是常州市义工联合总会助学分会的负责人和“常州寒门学子起飞活动”的发起人。去年以来,有近60位常州优秀贫困学生在她的帮助下,得到了爱心人士6万多元的资助。了解到新市民学校没有专职音乐、体育、美术教师,金花请来了羽毛球知名教练、英语专职教师、法律专家等志愿者到向阳学校新闸校区和中凉校区授课,得到了师生的好评。 平日里,金花时常出现在福利院、敬老院,阳光庇护中心等,为孤老带去问候,为孤儿送去温暖。她还负责指导省常中、常州铁道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常州技师学院等学校的志愿者服务队伍,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及服务能力。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金花老师用她的义举诠释着教师这个崇高的称号。 |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