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爱搞发明的老先生想“卖拐”给残联,免费的!
发布日期:2012-03-20

 

 

  黄焕培住在东坡雅居,家里角角落落都被老伴收拾得整洁敞亮,连立式空调上套着的蕾丝罩布都白得反光。唯独一个南阳台,被凌乱的书和不知是啥的小玩意占据,那是黄焕培的“创造发明工作室”。

  “说过多少次,叫他别弄了别弄了,还是给我到处乱摊。哎呀,真是烦死了!”刚进门,老伴一边把我们往阳台引,一边哭笑不得地抱怨着。

  黄焕培手上拿着自己发明的多功能拐杖,朝我们眨了下眼睛,理直气壮地反驳:“至少能防止老年痴呆症嘛!”

  这支神奇的多功能拐杖,能折叠、望远、验钞、照明、听mp3……

  发明多功能拐杖的灵感,是黄焕培十多年前“一跤跌出来的”。“那次坐火车只买到了站票,想找个空位坐坐,结果猛地被绊了一跤。回头一看,是一个老人家的拐杖伸到了走道上。当时就想,为什么拐杖不能折叠呢?”

  不多久,“可折叠拐杖”在黄焕培手上诞生了。几节轻便的不锈钢管子,内部用两根韧性特强的皮筋链接起来,可以折叠起来放进包里,还能调节长度,身高1米6到1米9的人都可以用。黄焕培带着拐杖上安徽电视台参加比赛,马上获了奖。

  获奖证书拿到了,黄焕培还嫌不够。“老年人拄着拐杖出去,买东西、爬楼梯、旅游、锻炼身体,要做的事太多了,最好拐杖都能帮上忙!”

  于是便有了现在的这根神奇的拐杖:除了可折叠、可调长度,还安装了一个2.5倍可调焦的望远镜,镜头摘下可以当老花镜、放大镜。握柄上是一只指南针,旁边一枚银色小电筒,摘下来又可当作验钞机。

  最妙的是,望远镜的一头换装上一只圆圆的小音箱,可以收到6个电台。开关往另一端拨,又变成mp3,想听什么歌,输进内存卡一插就行。声音可以功放,也可以插耳机听。黄焕培仔细到连充电器都配好了,锂电池充10分钟,就可以听1个多小时。

  开发模具投了4万元,现在想免费捐给市残联

  发明这根多功能拐杖,前前后后花了黄焕培近10年时间,开发整套模具,又投进去4万元。那只小音箱,是大老远跑到深圳找的一家电子厂做的,光是为了改式样,黄焕培去年一年就跑了3趟深圳。

  2年前,黄焕培找工厂做了1000套多功能拐杖。“当时还没有加上音箱,也很快就被几个单位订走了,发给退休职工,大家用着都觉得蛮好。”黄焕培说,现在自己年纪大了,不想折腾生产销售这些事,“干脆,整套模具都免费捐给市残联吧!”

  按照黄焕培的想法,这根拐杖可以让残疾人自己来做,解决一些就业问题,销售所得又可以再用于残疾事业。

  除了多功能拐杖,黄焕培还有一只“盲人健身器”也想一同捐给市残联。

  手握20多张专利证书,只为家里“发明”了一只拖把

  70岁的黄焕培,说自己“这辈子最大的爱好就是搞发明”。1991年,他在机械电镀厂时发明的变压器散热片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重点项目,厂里因此拨到了680万元用于开发。2003年从国企厂长的位子上退休后,他加入了中国创造研究院,又鼓捣出保安器、健身器等一连串的小发明,手上握着20多张专利证书。

  “我在家里是个懒人,心思都在搞发明上了,三天两头被她骂。”趁着老伴在房间里做家务,黄焕培偷偷告诉我们,“去年去3次深圳,我都是骗她说和朋友出去‘农家乐’。还有,以前交专利保护费,我都是用的私房钱呀!哪里敢被她晓得?”

  脑子一转起来,黄焕培能在“工作室”里捣鼓半天不说话,家里啥都不顾了。可是搞了这么多小发明,黄焕培想的大都是残疾人、老人、儿童,为自己家考虑的,一件都没有。

  唯一勉强算得上的,是一只木柄的拖把。因为老伴只用得惯这种老式拖把,可布条坏了就得重扎一把,太麻烦。黄焕培就自己在木柄前端做了只可脱卸的环扣,布条穿在里面,用坏了脱下来换新布条就行。扳着手指算算,这拖把也用了十几年了。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