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紧巴巴的“三合一工作室”却点亮社区和谐之灯
发布日期:2012-04-17

  一张大桌,十几把椅子,组成了荷花池社区的“三合一工作室”。

  年来,但凡社区里的大事、难事、急事,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公司都会坐在这里商量解决,有时还请来业主代表,共同出主意,想办法……

  年来,靠着这间紧巴巴的 “工作室”,钟楼区荷花池社区化解了十几桩困扰社区和谐建设的难题。2009年以来,先后成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江苏省文明社区标兵”、“常州市星级和谐社区”。常州市房管局拟将其作为推动社区建设的重要平台,向全市社区推广其经验和做法。

  “猫来了”促成“三合一工作室”

  年春天,荷花池公寓突然“猫来了”。

  有一栋楼的一个单元,楼道里、楼顶平台上,竟集聚了几十只流浪猫,白天钻来跳去,晚上叫声烦人,一旦被猫抓还必须得打防疫针,吓得老人、小孩进出都得小心翼翼。偏巧,这栋楼的一个男孩子出了水痘,一时小区人心惶惶,纷纷去打疫苗。有的业主认为猫是“元凶”,矛头指向物业,有人放言“管不好猫,就不缴物业费”。

  服务该小区的高科物业不敢怠慢,走访得知,小区有几户业主见流浪猫可怜,出于爱护小动物的心态,长期喂猫,结果猫越招越多,最多的那个单元,楼顶露天平台俨然成了大猫窝。物业挨门做养猫人家工作,但养猫人认为养猫是自己的事,物业无权干涉。

  由于猫已经形成回楼道吃食习惯,物业应多数人要求,将所有楼道防盗栅栏门下部用铁皮封起来,但没过几天,铁皮被人剪开,留出猫洞。物业准备换成厚钢板,并请来专业人士捉猫,这下遭来养猫人的集体抗议,不仅不让封门、捉猫,还把维修工的脸抓破。

  花了大量精力、财力却两头受气的物业到社区诉苦,社区居委会主任肖建丽深知其难,召集业委会、物业、业主代表、养猫人坐下来调解,多次协商后,物业承诺“对猫不打不伤,送到适合生存的地方”后,养猫人才肯让步,答应只在自家或楼顶少量养。

  这件事给肖建丽很大启发:社区还有许多类似的事等着解决,何不让 “三方联动议事”长期化?这一想法得到了荷花池街道的支持。荷花池社区专门腾出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办公室,取名“和谐家园三合一工作室”。

  荷花池社区有个“夏戈工作室”,2005年以来,在夏戈老太太的带领下,10个白发老人发挥余热,调解邻里纠纷、家庭矛盾,效果明显,曾入选 “江苏省十大感动社区故事”。

  “三合一工作室”借鉴“夏戈工作室” 经验,重点化解社区大矛盾。成员除了居委会、物业代表外,还有社区下属荷花池公寓、玉隆花园、觅渡雅居3个小区的业委会代表,并把“夏戈工作室”骨干成员吸收进来,目前有23人,这些人员多数是社区热心人,义务服务。

  “小区大事,三家合议”

  “三合一工作室”进门墙上,有8个大字:“小区大事,三家合议”。这不,“工作室”挂牌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着手解决困扰荷花池公寓好几年的自来水问题。

  大约从2004年开始,荷花池公寓的自来水突然间歇性泛黄,严重时每周3天浑水,暗管漏水也很严重,小区已欠自来水公司数万元水费。

  自来水公司检查发现,小区属于二次加压供水,两台水泵按月交换使用,加之又处在管网末梢,每当换泵管道受冲刷形成浑水;漏水也是因为管道年久之故。要彻底解决这两个问题,必须网管更新,全部一户一表。

  本来就欠自来水公司巨额水费,网管改造又开支不菲,动用公共维修基金,需要半数以上小区业主签字同意。此外,小区近一半楼房是两路进水的老式结构,改造时部分水管要穿墙破店,涉及部分住户、商户的空调室外机、广告灯箱拆移等。由于不少业主不配合,此前多次提议都没能实施。

  骨头再硬也得啃。这次,“工作室”明确分工:居委会负责向有关部门反映实情,争取政府支持;物业挨家挨户上门征询意见;业委会重点做“钉子户”工作。“工作室”挨个把相关业主请来,陈言利弊,好话相劝,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

  因为白天大多数人要上班,许多座谈只能在晚上进行,常常夜深人静,“工作室”仍然灯火通明。“大大小小的会,至少开了五六十个。”肖建丽回忆说,“有次我到家,都过零点了。”

  终于在半年后,该问题被列入了“钟楼区惠民工程”,由政府出资,顺利完成改造。

  这样的事还有许多。比如,前几年北大街东侧拆迁,一些标牌公司搬入玉隆花园商铺,雕刻机嘶鸣,油漆味浓重,居民意见很大,“工作室”便以社区、业委会、物业三方名义向人大、政府反映,直到将加工机器全部迁出。

  前年以来,该小区2号楼有人租住宅开办电子商务,人员来往频繁,对其他业主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有48户业主为此拒缴物业费,“工作室”多次上门协商未果,便将该公司告上法庭,去年12月,钟楼区法院判决其离开小区。

  荷花池公寓因市政道路贯穿无法封闭,在“工作室”呼吁下,公安部门特许,在小区周边安装了10多个监控摄像头,还为7、8幢楼加装了防盗门,治安环境明显改善。

  社区管理联动机制新平台

  “三合一工作室”成立之初,都是遇事临时召集,但如今“工作室”已由“等事”变“找事”,主动参与小区各项建设,并定于每月5日召开通气会。

  荷花池公寓是市区较早的高档小区,由于物业费低,加之收缴率只有40%左右,物业一直靠开发商补贴维持。2007年底,开发商取消补贴,原物业撤出,高科物业通过竞标进入。但服务3年,亏损了上百万元,渐渐萌生退意。

  “工作室”多次商议后认为,小区服务总体来说还是令大家满意的,换物业不如留物业,让物业安心做下去的前提是让人家有钱赚。于是,一个大胆想法提了出来:提高小区物业费标准,并协助物业收物业费。但也有前提条件,物业必须公开账目,服务不足之处必须改进。

  为此,“工作室”发起成立了一支“小区找差队”,大家举起照相机、摄像机,专挑物业的“毛病”。 “大大小小,挑出了上百处,我们在工作室逐条给物业看,督促其改正。”小区业委会主任徐永昌笑呵呵地说,“有些毛病,已经很小了,也不放过,像小区门卫的拖把摆放得不整齐。”

  针对小区绿化不足,“工作室”又发起了“为我美好家园增翠添绿”活动,号召大家捐款捐树,活动得到业主响应。这么多人争着为小区出力,一些长年不缴物业费的业主坐不住了。“有次会才开一半,有个居民代表突然离开了,后来才知道,去补缴物业费了。”说起这事,肖主任笑了。

  小区7、8幢业主对“开发商将车库纳入公摊面积”一直有意见,长期拒交物业费。“工作室”请来这两幢楼的全体业主,讲明这是原开发商遗留问题,和现有物业无关,最终采取有车者多缴物业费的方法,基本平息了这一遗留多年的矛盾。

  经过半年多工作,荷花池公寓物业矛盾大大减少,物业费标准由原来平均0.4元/平方米·月提高至0.55元,成为十几年来市中心第一个提高物业费标准的小区,并且到去年底,该小区物业费收缴率已提高到了90%以上。

  对于“三合一工作室”的做法,常州市房管局党委书记戴晓荣深表肯定,他表示,当前社区矛盾,特别是物业矛盾许多是沟通不畅造成的,“三合一工作室”提供了一个多方交流的平台,沟通顺畅了,人心凝聚了,矛盾减少了,社区自然就和谐和美了。

  高科物业公司总经理王胜表示,“工作室”把物业管理纳入社区建设中,并且规定业委会宣传动员本小区业主自觉缴纳物业费,社区、业委会参与物业管理,既是对物业服务企业的帮助,也是监督,在这个平台下,物业服务感觉不再与大家对立,而是站在了一起。“大家这么帮物业,物业有什么理由不尽力服务好呢。”王胜说。

  荷花池社区党支部书记刘强感慨地说,“三合一工作室”有条规则“发挥党员业主在物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这么多党员、群众义务服务,对社区工作也是鞭策。

  常州市房管局副局长吴玲忠介绍,常州从前年开始提出和谐小区建设,今年准备在全市各区推广区、街道、社区、小区联动管理平台,让矛盾不出社区门、小区门。“‘三合一工作室’无疑是值得推广的联动管理平台。”吴玲忠说。

  记者短评:

  沟通点亮文明共建

  时下,社区矛盾纷攘,好一个“难”字了得:停车难、缴费难、维修难;物业难、业委会难、社区难……千难万难,不少“难”皆因一“难”——沟通难。

  管理学有此一说:沟通是管理的本质。按此逻辑,沟通不畅,管理自然难尽人意。4岁的“三合一工作室”,以及大其3岁的“夏戈工作室”,实际上,都是管理沟通的平台。昔日,因为缺乏沟通,亲人反目,邻里成仇。如今,因为有了沟通,在物业眼中,不缴费业主不再是刁民;在业主眼中,物业也不只一味向“钱”看。

  沟通无价,荷花池社区的探索无疑点亮了一盏文明共建之灯。真心祝愿这盏灯点亮常州每一个小区。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