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民建会员杜爱祥:是45个孩子的“爱心杜爸爸”
发布日期:2011-11-15

  诚信经营,感恩社会是常州民建会员企业的优良传统。近年来,民建常州市委在全体民建会员企业中广泛开展争创“信义企业”活动,通过开展诚信教育和争创活动,民建会员企业诚信经营好,社会责任感强,其中江苏智思集团的负责人杜爱祥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作为一个出色的民营企业家,杜爱祥在努力经营企业的同时,想的最多的是,如何担起社会的责任,帮助更多的人。

  在杜爱祥的老家淮安楚州,几乎人人都知道有个“爱心老板”。2005年,杜爱祥从一位老乡口中了解到老家有很多生了绝症的村民无钱治病,便想办法联系到当地政府,捐赠了100万元人民币。后来他才了解到,那时候,当地同样热心公益事业的个人捐款金额最高也没有超过5万元。

  其实,杜爱祥做慈善最早源于12年前全国妇联的一次活动。那次,他结识了沈阳一所小学的全班45名学生,并成为了他们的“杜爸爸”。尽管时间已久远,杜爱祥还是依稀记得当初刚见到孩子们的场景:“孩子们的笑得特别灿烂,特别淳朴,从他们眼里,我能看到对知识的渴望。”所以,在了解到这些孩子的实际困难情况后,杜爱祥二话没说,收养他们直到考上大学。“全班45个人,当时有三十七八个孩子都考上了大学,去年应该大学毕业了。”

  在这些孩子中,有一位小女孩让杜爱祥和他的爱人特别感动。“因为我们没有女儿,她每年都给我们写信,看得我和爱人直掉眼泪。”杜爱祥记得,有一次他和爱人买了玩具、学习用品到小女孩的家里去探望,尽管事先知道小女孩的家庭境况,但一进门还是让杜爱祥惊呆了:“真的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小女孩父母双亡,完全靠双目失明的奶奶拉扯长大,她们盖的被子都是黑的……”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杜爱祥深深地叹了口气。毕业后,小女孩仍然会继续来信,告诉杜爸爸杜妈妈近况,而杜爱祥的善举也影响着这位远在东北的“女儿”,“回报社会”是小女孩在信中提的最多的内容。

  2009年,武进区“千企联百村,建设新农村”活动率先在常州开展,智思集团当时对口扶贫的武进区蒋墅村,杜爱祥就带着员工进行实地考察。“去村里的时候,发现杂草丛生,老百姓吃了饭就在打牌,也没什么活动场所。”于是,杜爱祥出资150万,在村中心的位置建了活动广场,“有棋牌室、阅览室、活动室,还配套了广场上的休闲设施。现在晚上有很多人跳老年舞呢。”每年,杜爱祥都会抽空到蒋墅村坐坐,看一看群众表演的文化活动,“真的是比以前丰富不少,这样唱唱歌跳跳舞,肯定比打麻将来得有意义啊!”

  在民建市委开展的思源工程、创业扶持、西南水窖、赈灾捐赠、生育关怀等系列社会服务活动中,民建会员企业踊跃捐钱捐物,敢当社会责任。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民建会员企业为社会捐赠达6000多万元。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